宛國功虧一篑。
最近兩人在一些意見上有了分歧,李廣利太過于急功近利,脾氣有些暴躁。
劉章真的不想跟他合作,他現在也是奉皇帝之命随軍出征大宛國。
婁敬德之所以願意放他們過去,還有個原因,就是表達對大宛那些貴族都不滿。
他有點才能,卻被安排在邊境小城永無翻身之日。
如果堅守小宛城,必然會戰死在這座城内。
投降漢軍雖然可恥,這也是最好的選擇了。
“我可以歸降你們,我想帶領城内将士跟随你們一同出征。
”
婁敬德提出的要求不過分,也希望對方答應。
“這個沒問題,我們隻需要通過此城,城内的将士可以自願做出選擇。
”
願意留下來的,漢軍也不會為難他們。
願意跟随的,漢軍也會歡迎,會給他們相應的待遇。
劉章跟婁敬德達成協議之後,便離開了小宛城。
李廣利在營地内等着,他也不确定劉章這次勸降能否成功。
當看到劉章他們回來了,趕忙上前問談判結果。
“你跟他們談得怎樣?”
“還算順利,小宛城守将婁敬德願意歸降我們,并打開城門出來迎接。
”
“就這麼順利,會不會有詐?”
李廣利擔心一旦漢軍入城,會遭到城内守軍的伏擊。
認為劉章太輕信他們了,可是又不得不通過小宛城。
“你是擔心他們在城内伏擊我們,我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我們要麼直接打進去,要麼接受對方的投降進城。
”
如果采取第一個方式,漢軍可能會付出不小的傷亡。
第二個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反正漢軍是要通過這座城。
“他們若是真的伏擊我們了,那是要讓整座城的人陪葬。
”
兩人對這件事又産生了分歧,李廣利認為直接進城會很被動。
可之前又答應劉章去勸降城内的守軍,而且對方同意投降。
“如果你想率軍直接打過去,那豈不是讓我很沒面子,我已經答應了對方。
”
如果李廣利在這件事上産生分歧,劉章決定不幹了。
兩人一開始就有分歧,隻是目前分歧并不嚴重。
“我隻是擔心他們有埋伏,萬一造成巨大傷亡,你我承擔不起。
”
“那你還讓我去勸降對方,讓我出爾反爾。
你我之間有分歧,我會向陛下上奏疏,請求終止随軍出征。
”
劉章也是有脾氣的,他不想跟李廣利合作。
這次出征大宛隻是協助李廣利刷戰績,這也是劉徹的小心思。
想讓李廣利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可以制衡其他家族。
正好劉章在西域,于是派人給他送诏書,讓他協助李廣利征服大宛。
“你給陛下奏疏,等得到陛下回複。
那需要好幾個月了,這段時間可不能耽誤出征計劃。
”
“你想順利征服大宛,那就得聽我的。
若是不聽,那你自己決定吧。
”
劉章很不高興地轉身離去,他認為李廣利啥也不懂。
非要領軍作戰,這不是要害死衆多将士嗎。
李廣利的能力不如衛青和霍去病,更不如李廣和李陵。
真不知道李廣利還有什麼優點,反正劉章目前沒有看出來。
李廣利看劉章拂袖而去,他心裡也不高興了。
認為劉章在衆将士面前沒了面子,以後怎麼号令全軍。
難怪長安那些權貴不喜歡劉章,這次征讨大宛又少不了他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