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實如劉章所料,當天下午,衛右渠就派人談判。
請求跟劉章單獨談談,卻被拒絕了。
談判是沒必要的,無非就是讓他們退出王險城。
這座城既然拿下了,就不可能拱手讓人。
除非腦子有問題,衛右渠派人談判,要求漢軍退出王險城。
這不是很可笑嗎,也不知道是誰給衛右渠出的馊主意。
隻會增添笑柄,都是成年人了,做的一些事那麼幼稚。
衛右渠派來的人連第一道城關都沒有進去,隻能氣急敗壞地返回去。
“他們明天有可能攻城,今天輪流休息,讓衆将士吃好喝好。
”
隻有吃飽了才有力氣跟敵人戰鬥,城内有足夠的食物。
一天三頓有肉食,這段時間将士們不能喝酒。
“敵軍已經來了,隻有打敗了他們。
在消滅朝鮮殘餘勢力,戰争就結束了。
”
劉章的話傳到身邊人耳中,确實如此,若是衛右渠這次慘敗。
衛氏朝鮮殘餘的軍隊不堪一擊,争取在年底之前結束戰争。
大家拿着軍功回家鄉光宗耀祖,得到宅地和田地,跟家人過好日子。
衆将士很激動,這場大戰肯定能獲得不少軍功。
自入衛氏朝鮮以來,沒有一個漢軍陣亡。
多虧了劉章周密的軍事決策,不愧是常勝将軍。
衆将士嚴陣以待,就等着敵軍攻城了。
與此同時,衛右渠在營帳中氣急敗壞。
“他隻是運氣好,更可氣的是張河等人主動投降,王險城就那麼輕易地被漢軍占據了。
”
派去的使者回來告訴他,對方不退出王險城。
那隻能奪回王險城,衛右渠越想越氣。
“若是我當初不離開王險城,估計會被他們活捉交給劉章。
若是知道他們不忠心,早該殺了他們。
”
說這些都晚了,丢了王險城,衛氏朝鮮名義上就亡了。
各勢力權貴基本上不聽衛右渠的話,他們開始為自己的後路做打算。
“盡快馬裡關,奪回王險城。
”
衛右渠看着身邊的衆人,希望他們能夠達到驕人的戰績。
“大王,讓王括率軍攻城,隻有他能跟劉章較量。
”
高冠認為隻有王括有着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更适合成為劉章的對手。
其他人能力略顯不足,更清楚衛氏朝鮮注定滅亡。
殘餘勢力不過是垂死掙紮,遇到劉章這樣的對手,真的沒有勝算。
“臣會盡力奪回王顯臣,不負大王的厚望。
”
王括一直想跟劉章一決勝負,最好在城外來一場決戰。
“若是漢軍願意跟我們在城外決戰,臣有信心打敗他們。
若是強攻馬裡關和王險城,将會有巨大傷亡。
”
上次白通城一戰,确實沒有達到目的。
王括也差點戰死在土城,後來被衛右渠召回。
之前觀察到漢軍不再繼續攻土城,城内的漢軍也沒有太大動靜。
不知道劉章他們是怎麼來到王險城附近,又成功勸降章和。
攻打白同城失敗,又放棄了土城。
這次一定要一雪前恥,打破劉章不敗的紀錄。
王括親自指揮大軍攻城,要盡快拿下王險城。
轉眼到了次日清晨,衛氏朝鮮軍集結在城外。
“他們準備攻城了,我們全力守城。
這一戰很關鍵。
”
這一戰若是漢軍勝了,就注定了最終的勝利。
衛氏朝鮮殘餘勢力不堪一擊,在年底就能清除殘餘勢力。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來多少就殺多少。
别說是十萬敵軍,就是百萬敵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