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泰山大典結束了,在祭祀過程中,兩縷陽光照在劉徹和劉章身上。
其他人卻沒有被陽光照耀,他們對劉章是羨慕嫉妒恨。
雖然隻是照射的一縷陽光,肯定是吉兆。
有人是想借題發揮,說劉章有不臣之心。
劉徹并不想深究此事,他認為劉章不會做出威脅皇權的事。
隻不過劉章跟那些達官顯貴有點矛盾,也不是多大的事。
劉徹單獨跟劉章談話,也是為了消除他的擔憂。
“封禅大典上發生的事,你也别太在意。
你跟一些人有過節,他們想借此事對你發難,吾不會讓他們如願。
”
劉徹會盡力保護劉章,也是為了不損失人才。
“臣也不想跟他們計較,臣也不知道為何讓他們如此讨厭。
”
對于一些小矛盾,以往都是一笑而過。
那些達官顯貴就喜歡斤斤計較,隻因為得罪了幾個家族。
這些家族或多或少有姻親關系,他們認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祭祀大典過程中有陽光照在陛下和臣身上,恕臣直言,這隻是正常現象。
”
劉徹聽劉章這麼說,也相信了。
當時是陰雲散開,恰巧兩縷陽光照在他們身上。
“你實話跟我說,衆人聽到的龍叫聲。
是怎麼回事?”
劉徹認為龍叫聲可能是某種現象形成的,他隻想知道真實原因。
“那臣就直說了,請陛下不要怪臣之前說的話。
”
“不怪你,你就直說吧。
”
“風在山中吹着,有些區域狹小或者穿過山洞。
聽起來就像龍叫聲,有時候聽起來像鬼嚎聲。
”
這一切都是自然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
劉章之前說是神龍顯靈,隻是當時有很多人在場,不好說出屬于自然現象。
“陛下将此情況當作吉兆,也不需要向别人解釋。
”
隻要出現一些奇異現象,隻要跟皇帝有關,很多人就會想到君權神授。
“你不用擔心他們報複你,相信你忠于吾,忠于大漢。
若是有人再針對你,就讓他們受到應有的懲罰。
”
劉徹給劉章一個承諾,他不希望失去這樣的人才。
這些年來,劉章每次都能把他交代的事情辦得很完美。
接下來讓他率軍滅了衛氏朝鮮,消除東北地區的威脅。
“等朝鮮滅了,唯一的威脅就是北方的匈奴。
你要再次率軍出征,能滅掉匈奴最好。
”
“滅匈奴并非容易的事,他們對北方地形很熟悉。
打不過就跑,如今匈奴給大漢構不成太大威脅。
”
如今匈奴人數不足百萬,自從漠北一戰結束之後。
連年對匈奴進行軍事打擊,讓匈奴失去了再次強大起來的機會。
匈奴忙着跟衛氏朝鮮合作,又跟西域諸國結盟。
“臣有辦法破壞他們的結盟,東滅朝鮮,西扶持西域諸國。
制衡烏孫,北封匈奴。
”
這就是劉章大緻戰略。
隻要封鎖匈奴通往漠南路線。
匈奴南下很困難,漠南草原可以長期留守五萬漢軍。
每隔兩三年輪換,這樣就可以防止匈奴到漢朝邊境劫掠。
“你這些想法确實可行,你認為西域該駐紮多少漢軍。
”
“五千到一萬就夠了,西域諸國實力并不強。
如果條件允許,在西域設立都護府,派一個都尉級别的官員管理就夠了。
”
河西走廊在十一年前就被打通了,通過十多年的管理。
河西走廊被漢朝牢牢掌控,匈奴休想再奪回去。
匈奴這些年一直想奪回漠南草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