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8章達到王險城

首頁
     王康等天亮之後派人把此事告訴衛右渠,讓他再做決定吧。

     匈奴那邊也得通知一下,伊稚斜派來的使臣是被漢朝使臣所殺。

     那真的不能怪他們朝鮮,在鮮卑和扶餘控制地區有匈奴騎兵。

     匈奴這麼做,就是給衛氏朝鮮施加壓力。

     匈奴單于要得知派來的使臣被殺了,那也要數日之後。

     等到了天亮,劉章他們早早地起來洗漱。

     他們坐上馬車,跟着王康等人前往王險城。

     無論是漢軍還是使臣,沒有一個人害怕。

     他們對昨晚所做的事一點都不後悔,殺了不少匈奴。

     他們覺得很解氣,他們這次又立了功勞。

     此刻王康心裡郁悶,他們看劉章等人挺高興的。

     他聽說漢朝實行軍功爵制,昨晚殺了五百多匈奴。

     對劉章他們來說,能夠提升爵位等級。

     漢朝很多人好戰,若是匈奴跟漢朝在衛氏朝鮮邊境發生戰争。

     戰争之災可能波及到衛氏朝鮮腹地,衛氏朝鮮的百姓可能會死傷無數。

     這就是王康擔憂的一點,漢朝和匈奴敵對了數十年。

     就這幾年打得越來越激烈,王康雖然常年呆在衛氏朝鮮。

     對外界的事也有所了解,他真的很擔心衛氏朝鮮有滅國之禍。

     劉章他們走了一天左右,于次日中午到達王險城外。

     看着不算太高的夯土城,王險城并不像漢朝一些城池那麼高大巍峨。

     城外站着一些穿着皮甲的士兵,他們的裝備不如漢軍。

     “我們到了朝鮮都城,請各位使臣入城,請随行的漢軍留在城外。

    ” 王康告訴劉章他們已經到了王險城,随行的漢軍不能一起進城。

     也是為了确保都城的安全,這是衛右渠吩咐過的。

     “既然如此,那就讓其他人在城外紮營。

    ” 張讓也隻能遵守對方制定的規矩,也隻有十多個人可以進城。

     張讓也能夠理解衛右渠此舉的用意,就是怕漢軍武力控制城内。

     衛右渠他們怕漢軍的強大,城内的軍隊打不過漢軍。

     别看劉章他們隻帶來了五百漢軍,以一敵十都不是問題。

     這五百漢軍可是穿着重甲,根本就打不過他們。

     如果這次劉章他們帶來一萬漢軍,那就是對衛氏朝鮮的滅國之戰。

     強國就是這麼橫,使臣想要帶多少人來? 衛氏朝鮮無力阻止,所以必須選擇一個強大的靠山。

     劉章他們跟着王康進入王險城,守城士兵嚴加戒備。

     漢軍留在城外搭建營帳,如果城内有情況。

     他們會用各種辦法殺進城内,像這樣的夯土城,漢軍根本就不放在眼裡。

     按理說,大國使臣來訪,那就應該派高官親自迎接。

     若是朝鮮王親自來迎接,那就是對這個國家高度尊重。

     張讓他們進城走了一段路,沒有見到一個高官。

     更别說衛右渠率領文武官來迎接,這就是對待漢朝使臣的态度。

     張讓對此有些不滿,他可是奉大漢皇帝之命出使衛氏朝鮮。

     不給他面子,就等于不給大漢皇帝面子。

     衛氏朝鮮是漢代的一個諸侯國,以往皇帝派使臣到各諸侯國。

     諸侯王會率領文武官員親自迎接,衛右渠認為衛氏朝鮮偏安一隅。

     不用像其他諸侯國那樣遵照禮儀,親自迎接漢朝使臣。

     劉章從王康身邊的人打聽過,匈奴派使臣來的時候。

     衛右渠多次親自迎接,換成漢朝使臣,就被如此對待。

     看來衛右渠等人對匈奴又敬又怕,刻意疏遠漢朝。

     劉章現在也不好發火,他做事也知道分寸。

     王康帶着他們去王宮,衛右渠在王宮之中設下盛宴。

     張讓也真擔心劉章發火,因為衛右渠他們做得确實有點過分了。

     漢朝不是小國,張讓在漢朝的地位也不低。

     卻受到如此待遇,這讓漢朝使臣很沒面子。

     也影響到了漢朝的顔面,可此事又不好發作。

     他們走了好久,才來到朝鮮王宮門前。

     王康讓他們把随身佩戴的武器暫時交給專人保管,等離開之後再歸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