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數落。
中行說以前是漢朝人,他背叛了漢朝。
若是讓劉章他們遇到,肯定會把他抓回去,接受漢朝的律法處置。
“大單于,奴婢是匈奴人,奴婢跟漢廷有着深仇大恨。
”
中行說這麼說是表明對匈奴的忠心,也表明對漢朝的恨。
“我知道你對漢朝有着很深的恨,你想去朝鮮。
我也同意了,你回去準備一下。
”
伊稚斜讓休屠王保護他的安全,休屠王的能力可比右谷蠡王強多了。
劉章若是遇到他,肯定會吃虧的。
為了确保萬無一失,伊稚斜決定派右賢王跟着中行說一起去衛氏朝鮮。
中行說躬身告退,他明天就跟着休屠王和右賢王促使衛氏朝鮮。
伊稚斜在一個多月前就派匈奴出使朝鮮了,他們還沒有回來。
讓使者對衛右渠威逼利誘,讓他答應跟匈奴合作。
共同對抗漢朝,伊稚斜對中原垂涎已久。
有朝一日拿下長安,他要統治中原地區。
這一個多月來,損失了數萬匈奴騎兵。
漢朝損失幾萬人,對漢朝來說無關緊要。
可匈奴損失不起這麼多人,一旦匈奴人數銳減。
就無法控制周邊的王國,其他部族有可能反叛匈奴。
有可能成為草原霸主,這是伊稚斜不願意看到的。
“劉章以前是個無名之輩,你不好好在自己的封地呆着。
想跟我大匈奴作對,你這是在找死!”
伊稚斜一想到劉章這個人就憤恨不已,他給匈奴造成了太大的損失。
這就是漢朝人多的優勢,漢朝對匈奴的軍事打擊一年比一年強烈。
匈奴遭受天災,遭受戰争,匈奴的人口每年遞增式減少。
伊稚斜望着草原南方,若是他派去的使者說服衛右渠。
西域和東北地區牽制着大部分漢軍,漢朝的一些諸侯王也願意跟匈奴合作。
接下來,就是說服南方的異姓諸侯王,讓他們跟匈奴合作。
這樣漢朝四面環敵,伊稚斜才有機會入主中原。
與此同時,劉章他們正在翻山越嶺。
東北地區的一些路真的不好走,道路崎岖,野獸甚多。
山中很冷,劉章估計五月下旬能到達衛氏朝鮮。
這個時代可沒有公路,他們所走的路也不是官道。
路是人踩出來的,他們所經過之地都是茂密的灌木叢。
有的地方草都長一人高了,他們用手中的刀劍斬斷周圍的灌木和草。
他們所走的路附近沒有村莊,接下來,走的幾百裡路又苦又累。
劉章也沒有叫苦,這對他來說不是多難的挑戰。
隻是其他人就受不了了,劉章看鄭囡累得都走不動了。
劉章就背着他一起走,他可不會把鄭囡丢下的。
他們翻山越嶺,随行人員不同程度出現水土不服。
一個人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适應了當地的生活環境。
突然到了陌生地方,确實有些不是。
鄭囡就出現了嚴重水土不服,這兩天食欲不振。
還出現了腹瀉的情況,她身體素質還不錯。
跟着劉章他們一路同行,她也沒有叫苦叫累。
劉章發現她身體出現不适,就給她服用了特效藥。
服用了一些開胃的保健片,确實有一定的效果。
劉章背着她翻山越嶺,感覺到絲毫的累。
這并沒有影響他們每天行駛速度,水土不服可以服用一些藥緩解。
他們随身攜帶的充足的食物和幹淨的水,沒有人生重病。
他們距離王險城越來越近了,即使遇到艱難險阻。
也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步伐,他們要順利地完成任務。
劉章也清楚,匈奴單于肯定派使者出使衛氏朝鮮。
劉章他們肯定會與匈奴使者相遇,也許會發生一場戰鬥。
他們隻帶了五百漢軍護衛,也許匈奴使者帶着數千匈奴護衛。
即便如此,劉章他們也做好了應對之策。
他們也會找機會把那些匈奴殺掉,既可以打擊匈奴。
又可以震懾衛右渠等人,讓他們做出最正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