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缯真的有點擔心這個小姑娘,她真的有點彪悍。
鄭囡做好了開打的架勢,就等着巴族人過來。
“囡囡,你去通知村裡人,等會我們有可能要跟他們打起來。
”
巴族肯定不會就此罷休,他們總算找到了理由發洩怨恨。
這幾年,巴族與蜀族之間的打鬥有勝負。
當地官府想管也管不過來,隻要不把事情鬧太大就行。
蜀郡情況太複雜,漢朝對這邊的管理模式不同于中原諸郡。
這邊民族太多,各民族太彪悍,隻要不跟朝廷作對。
朝廷也就對他們放寬管理,民族之間有恩怨,再正常不過了。
鄭囡轉身離開竹屋,她去通知村裡人。
等會兒,可能要打架了,這次要把巴族打得狼狽逃竄。
“等會我們可能要跟巴族打起來,你們最好不要參與。
你們是來負責赈災的,改天我可以帶你們去他們那邊了解情況。
”
打歸打,有些正事還是要辦的,巴族不可能把朝廷派來的人趕出去。
既然來到了這裡,有些事盡可能管一管。
“你們是朝廷的人,肯定見不得這種事發生。
聽我一句勸,這是我們兩族之間的恩怨,本地官府是不會管的。
”
鄭循話語中帶着一絲警告,希望劉章他們不要多管閑事。
“你們就不怕鬧出人命嗎?朝廷是由律法規定的。
”
李敢覺得他們膽子确實有點大,明知朝廷規定不準私鬥殺人。
他們無視朝廷律法,他們可是漢朝百姓。
“各地情況不同,我們這裡比較寬松。
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解決恩怨,絕不給朝廷添麻煩。
”
鄭循讓他們在屋子裡呆着,他去準備等會兒打架的武器。
通常打架會準備一些棍棒盾牌,用最原始的方式解決恩怨。
鄭囡去通知各家各戶,他們父女倆所在的村子不是很大。
也隻有百來戶人家,如果每家四口人來算,也就是四百多人。
村子裡男女老少拿着最簡陋的武器,準備對付來犯之敵。
村子裡響起了鑼鼓聲,是把大家召集起來。
劉章不希望流血事件發生,他若是不在這裡也就罷了。
本地官府也不加以約束,可能知道這個地方的情況。
保持彪悍的民風,也有一定的好處。
就可以随時準備應對外敵,在蜀郡的西邊有一些更加彪悍善戰的古羌族。
他們有時候會來這裡劫掠,當地的各族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鑼鼓聲持續了好久,劉章他們來到竹屋外。
雖然鄭循警告過他了,劉章決定還是要管一管。
如果不管的話,雙方都會鬧出人命。
兩族恩怨一時半會化解不了,劉章也知道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讓他們握手言和。
像他們這樣經常聚集打架,當地官府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隻要他們不去官府告狀,官府基本上是不會管的。
本地官府給這些民族高度自治,即使出了人命。
他們私下裡解決就行了,各族之間有些忙。
他們确實沒有到官府那裡告狀,己方勢力就這樣默契地生存。
過了許久,巴族那邊來了一群人,他們手中也持着木棍和盾牌。
沒有拿刀劍弓弩之類的武器,蜀族也是一樣的情況。
他們的戰鬥方式确實很原始,要麼赤手空拳地打。
要麼棍棒碰撞,雙方都穿上了藤甲。
這對自身能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劉章站在竹樓上看着。
他不急着出手阻止,領頭的是個中年男子。
他叫巴奪,他們村子裡的人被鄭囡打了。
巴奪就帶着村子裡的人來報仇,鄭循所在的村子所有人嚴陣以待。
村子裡二百人能戰鬥的全參加了,巴奪帶來了三百多人。
“我們兩族恩怨由來已久,廢話就不多說了,開打吧。
”
巴奪也沒有多餘的廢話,他讓一百人留在原地。
等會把受傷的人帶回去,正循帶着村民向前走。
劉章觀察雙方的陣勢,雖然隻是一次普通的村與村之間的械鬥。
但雙方保持着軍隊該有的陣型,他們把這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