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4章漢代滑翔傘

首頁
    不當。

     “大風筝成功飛起來了,再進行改進。

    肯定能帶人飛,我覺得把大風筝改個名字比較好。

    ” “大風筝就改為滑翔傘吧,你看使用的過程中是不是滑翔飛行的。

    ” 劉章早就想好了名字,李敢覺得很貼切。

     滑翔傘飛得越來越高,怎麼讓它降下來? 這也是衆人要解決的問題,總不能一直用繩子牽引吧。

     總感覺不太安全,還得多次改進或許能成功。

     “這滑翔傘還得改進一下,以後就不用繩子了。

    ” 要解決降落的問題,這些滑翔傘将來用于實戰中。

     如果滑翔傘在距離敵人很近的地方,那有可能被敵人的弓弩射殺。

     滑翔傘的防護不如熱氣球,熱氣球擁有的功能可比滑翔傘強多了。

     劉徹還是堅持讓工匠制造并改進滑翔傘,盡快用于實戰中。

     劉徹的想法,别人猜不透,劉章也隻能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誰讓人家是皇帝呢,權力很大的,反正又不用劉章花錢。

     李廣來了,他是按照劉徹的吩咐來看滑翔傘實驗。

     前兩天,有幾位将軍來領取熱氣球,他們對熱氣球好評不斷。

     熱氣球提高了偵查效率,雖然還沒有用于實戰。

     這段時間,漢軍進行模拟戰,熱氣球派上了大用場。

     希望尚方署制造出更多對軍事有用的東西,這段時間讓劉張最辛苦。

     “尚方署造出的望遠鏡很好用,看得遠,看得清。

    ” 漢軍一些将領分到了一隻望遠鏡,這更有利于他們指揮作戰了。

     他們認為這是劉璋的功勞,李廣覺得望遠鏡還能再改進一下。

     他沒有明說,可能會惹得劉章和其他工匠不高興。

     他們的事情本來就多,除非是皇帝親自下令,讓他們改進望遠鏡。

     “你們在使用過程中覺得有哪些不足,可以提出來。

    行軍作戰,所使用之物有缺點要及時反應。

    ” 這可是關乎到命的事,盡可能把漢軍所使用之物缺點降到最低。

     “你能不能想辦法把望遠鏡的竹筒換作其他材料,竹筒感覺不太結實。

    用銅鐵都可以,若是能看得更遠,更清楚就好了。

    ” 李廣提出了改進的建議,把望遠鏡原先使用的竹筒換成金屬的。

     其實也可以,這就讓工匠多費點事。

     “用金屬做望遠鏡好是好,就是冬天太冷。

    不戴手套的情況下,拿在手中很不舒服。

    ” 李廣說竹筒不結實,那也不全對,竹子經過烤制。

     竹子的堅韌性比剛采集下來強多了,劉徹設計了保暖手套。

     手套不歸尚方署制作,漢軍的衣服是由制衣坊縫制。

     他已經把圖紙交給制衣坊,制衣坊不僅要為軍方提供軍裝。

     還要為皇室縫制上等衣服,制作手套難度不大。

     材料也是現成的,就是制作的量有點多。

     冬天太冷,漢軍也會自己縫制手套,隻不過看起來粗糙。

     手套勉強能用,若是能發放制式手套。

     他們也不用親自縫制了,制式手套更保暖更耐磨。

     “這望遠鏡所用的竹筒很結實的,是否要改進,我親自研究一下。

    ” 李廣他們繼續使用制作好的望遠鏡,劉章會把望遠鏡進一步改進。

     他不太想在尚方署做事了,如果表現得太好。

     那些工匠會心生怨恨,他們不想在這裡太卷。

     一些好的東西制作标準太高了,這會浪費他們不少時間。

     也會耽誤其它的物品制作,工匠的工作壓力和時間就會增加。

     本來收入就不高,他們又不是牛馬。

    幹着最多的活,拿着最少的錢。

     “那你就辛苦一點,就改進一次。

    這對作戰非常有利,對你也好。

    ” 李廣很欣賞劉章的才能,最近确實做出了不少好東西。

     軍中那些将士一緻好評,這樣大大提高了作戰優勢。

     在遠處的工匠聽到李廣這麼說,他們并不太高興。

     這又不是皇帝下令,讓他們加班加點制作。

     他們覺得現在所做的東西已經夠好了,可是那些将軍要求更高。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