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過後,晚宴開始了,關于捐款的事也談好了。
等鄭瑢回信,紅侯帶頭捐款。
其他貴族和富商不可能不捐,朝廷也會盡可能救助受災百姓。
劉純這個時候才來到崇甯殿,剛才正在陪着太子妃。
“她有沒有好些?王宮之中的太醫令難道就治不好她的病。
”
劉注覺得這些太醫令醫術太讓人失望了,每天吃的藥隻能穩住病情。
“聽說紅侯府有一位醫術高超的女醫師,不如讓她來給小珣診治。
”
劉純覺得這也是最後的希望了,一個多月前就請來了長安太醫署的太醫令。
“章,你寫封信給紅侯府的女醫師,讓她來楚王宮一趟。
”
順便給他診治一下,他也聽說趙慈醫術高超。
他不清楚兒媳得了什麼病?無論是楚國的醫師。
還是從長安那邊請來的太醫令,都無法治好她。
曹曹珣的身體一直很孱弱,劉注下定決心請趙慈過來。
“叔父,我已經讓人回紅侯府請趙醫師過來。
”
劉章讓徐缯回紅侯府給他母親和陳韻送信,回來的時候把趙慈帶過來。
最快兩三天内到達彭城,如果是在二十二世紀。
開車行駛三百多裡的路程,也不過是幾個小時。
就算這個時代走官道,再好的馬車,一天最快能走二三百裡。
這要考慮天氣和路況,太子妃目前的病不會危及生命。
“該多久能到?”劉注問劉章。
“大概兩天左右,還請你們耐心等待。
”
傍晚時分,陳韻正在田地裡視察。
前幾天蝗蟲被消滅很多,他認為不能有絲毫的放松。
這幾天一直帶人查看田地蟲害情況,田地裡的農作物保住了。
張望每次都能在田地裡跟她相遇,這讓陳韻有點厭煩。
張望有時候目光看她很久,陳韻真的擔心哪天會被他突然欺負。
這幾天他帶好幾個護衛在身邊,陳韻看到遠處一個女子騎着快馬向這邊過來。
陳韻仔細看,騎馬的女子是徐缯。
他身後還跟着一匹馬,他用了半天的時間才回到紅侯國。
徐缯騎馬來到陳韻身邊,等會跟她一起返回紅侯府。
“缯兒,郎君可安好?”
陳韻還是挺關心劉章的,也知道他在那邊不會過得不好。
“郎君一切安好,郎君讓我回來送信,我們先回紅候府再說。
”
陳韻點了點頭,随後上了馬車,徐缯下馬也跟着上了馬車。
那兩匹馬跟随馬車一起返回紅侯府,陳韻看他臉上的汗水未幹。
陳韻拿着手帕幫她擦汗,徐缯坐在馬車裡休息。
過了幾刻鐘,他們一起回到了紅侯府。
徐缯把信給她了,還有一封信是給鄭瑢的。
鄭瑢收到兒子的來信,看了信中的内容。
他讓母親跟陳韻商議一下,捐一些糧食和錢幫助周邊幾個縣受災百姓。
這次會号召一些貴族和富商捐款,紅侯府要做個好榜樣。
“章兒要捐錢捐糧幫助受災百姓,我也很支持的。
韻兒,你覺得咱們該捐多少?”
“阿姐,郎君在信中說了。
讓我與你商量,不能捐得太多,也不能捐得太少。
”
至于多少合适?那要根據紅侯府庫存來決定。
捐得太多了,得到的是好名聲。
這樣一來,可能會遭人嫉妒,不要低估了一些人的想法。
捐得太少了,他們覺得紅侯府太吝啬。
以前都是紅侯府主動幫助受災的百姓,這次跟以往不同。
也不知道其他富商和貴族願意捐多少,紅侯府也好有個參考。
“不如讓曲陽侯國也捐一些錢和糧食,幫助那些受災百姓。
”
徐缯向他們提議,就不信曲陽侯國還像之前那樣一毛不拔。
“缯兒,章兒有沒有說什麼時候捐?”
或許她兒子有自己的想法,也能讓他們心裡有個數。
“郎君說越快越好,他讓我聽聽你們決定捐多少,我好回去給他回信。
”
“不如這樣吧,我們捐一百石糧食,另外再捐一萬錢。
暫時決定捐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