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9章不患寡而患不均

首頁
    又過去了兩天,紅侯國鋪天蓋地的蝗蟲被消滅這件事在周邊郡國傳開了。

     一日清晨,劉章來到了學堂,他已經給陳韻寫了回信。

     紅侯府護衛今天把回信送到陳韻的手中,讓他好好休息。

     衆人目光齊刷地看向劉章,想必他也知道紅侯國前幾天發生的事。

     明天就是跟各學府切磋的日子,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他的最佳發揮。

     “想必你也聽說了吧,前兩天紅侯國發生了蝗災。

    聽說那蝗蟲遮天蔽日,都把附近的幾個縣莊稼吃光了。

    ” 姚衷把這個消息告訴劉章,他們這些富貴家子弟得到的消息很快。

     他們雖然沒有親眼見過那鋪天蓋地的蝗蟲,想必非常的壯觀。

     “我妻送來了一封信,我已經知道了。

    好在紅侯國百姓齊心協力,消滅了蝗蟲。

    ” 紅侯國周邊幾個縣損失最重,那些百姓隻能種一些生長周期短的荞麥。

     希望秋收能有糧食吃,隻是荞麥産量太低了。

     想必他們會對紅侯國有怨言,憑什麼紅侯國每次都能輕松解決問題。

     就比如這次蝗災,他們心裡會非常的不平衡。

     “二月末至三月初的疫病在紅侯國蔓延,紅侯國很快就把疫病控制了,最近又把蝗災給消滅了。

    ” 謝濤覺得這次周邊幾個縣的百姓會有怨言,憑什麼紅侯國受到特殊關照。

     他們同樣年年祭拜天神,受苦受災的是他們。

     難道他們誠心不夠?他們心裡就是不平衡。

     “這是天神保佑,至于為什麼不幫其他郡縣?我也不知道,消滅蝗災這件事跟我無關。

    ” 劉章很清楚這個時候不能太高調,不然會遭人羨慕嫉妒恨。

     董簡來到學堂内,看衆人也在談論紅侯國前兩天發生的事 紅侯國周邊縣城有些人有抱怨,他也感到很擔憂。

     讓他想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紅侯國今年遇到的事跟其他地方差不多。

     每次卻能有效地解決,而其他地方情況更糟糕。

     “先生早安!” 衆人向董簡問安,董簡點頭回應他們。

     “你們先回自己的位置上,今天就談論關于紅侯國和周邊縣的話題。

    ” 讓他們學習如何治理地方,将來皇帝是要問他們關于這方面的問題。

     “這次紅侯國解決了蝗災,其他地方已經被蝗災破壞過了,你們有何感想?” 董簡問大家出這個題,讓他們說說自己的看法。

     衆人沉默不語,他們想聽聽劉章對這件事的看法。

     過了片刻,董簡看大家一言不發。

     “劉章,你來說說。

    ” 董簡點了他的名,他作為紅侯,更了解紅侯國的情況。

     “先生,我用孔聖人說過的一句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 這句話意思是不擔心貧窮,而擔心财富不均。

     在劉章看來,紅侯國和周邊縣得到的待遇相差很大。

     他們感到很不平衡,他們會心存怨恨。

     他們可能不會怨恨紅侯國,而是怨恨天神不幫他們。

     “紅侯國的蝗災消除,而其他縣的莊稼被吃光。

    他們在想,為什麼他們沒有得到這樣的照顧?” 當時劉章也沒想那麼多,先把紅侯國的蝗災解決。

     這種事可大可小,這就取決于輿論造成的影響大小 漢朝人非常相信鬼神,春祭之時,他們虔誠地祭拜。

     遇到了相同的事,卻有不同的結果。

     若這件事處理不好,會影響到地方的治安穩定。

     所以在場的衆學生不敢率先發言,他們想讓劉章先說。

     蝗災畢竟在紅侯國終結,他是最有發言權的。

     “這需要地方官的安撫,我事先說明。

    紅侯國蝗災消除的功勞,此事與我無關。

    ” 他沒有感到太驕傲,反而擔心這件事對紅侯國和他個人的影響。

     如果輿論壓力太大,朝廷可能會把他的封國改到别的地方。

     皇帝最忌憚就是貴族在地方上威望越來越高,甚至威脅到皇權鞏固。

     如今,劉章非常得民心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