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章好奇心

首頁
    個正談論一萬多年前滅絕的大象,這時傳來人們的驚呼聲。

     這才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大象靈活地卷動着長鼻子。

     很輕松地把一根木頭舉起來,那根木頭估計也有七八十斤。

     就這麼輕松地給舉起來了,陳韻也不由得驚歎。

     “郎君,你說那大象的鼻子能不能把我舉起來?” “它的鼻子是很有力氣的,當然能輕松地把你舉起來。

    ” 陳韻的體重才八十五斤,大象把她舉起來非常的輕松。

     聽他們議論一頭大象有多重,一般的稱量工具不适合稱大象體重。

     “郎君,你有沒有好辦法稱大象的體重?” 徐缯對大象有多重感到好奇,他們常見的秤就很小。

     像糧食這樣的東西,有專門的量具。

     李鄲他們也期待着劉章能不能想到好辦法,除了把大象切成一塊又一塊。

     用這樣的方式來稱重,那樣大象就活不了了。

     “稱大象,我隻想到三種方法,第一種就是有足夠大的天平。

    第二種方法就是用巨大的跷跷闆,第三種辦法就是用船體吃水法。

    ” 第三種辦法就是用曹沖稱象的典故,把大象的體重給稱出來。

     他把所說的三種稱重方法具體操作,告訴了他們。

     這種方法多少有些誤差,但也能知道大象的大緻體重。

     劉章看了那幾頭大象,它們的體重大概是四噸左右。

     巨大天平、跷跷闆、木船,在這裡都沒有。

     他的亞空間手表中有地磅,把地磅拿出來用不太合适。

     稱大象的方法其實不止三種,隻要肯花時間,很耗費人力物力。

     大象的體重還是能撐出來的,劉章的目光看向河面。

     “我所說的這三種方法,目前都不具備。

    ” “如果能找來一條大船,按你所說。

    把大象放上去,看船的吃水線。

    ” 李鄲剛才就聽明白了,這種方法比天平和跷跷闆更容易操作。

     把大象驅趕到空船裡,再将船撐到河中心。

     等船往下沉,在做好标記。

    大船上的人在轉移到小船上,就能得到準确的重量。

     “你說得不錯,不過這種方法多少有些誤差。

    但達到了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隻是我們沒有這麼大的船。

    ” 劉章攤了攤手,他看了一下河面。

     都是一些小木舟,無法承載兩噸以上的重物。

     現在制作制作巨大的天平和跷跷闆,太耗時間了。

     陳韻和徐缯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多麼希望來一條大船。

     大家繼續看大象表演,稱重的事暫時别想了。

     過了半個時辰左右,陳韻看到河面遠處有一條船向這邊過來。

     估計那條船很大,也符合承載大象的條件。

     “郎君,你看。

    那邊來了一條大船,那條船行不行?” 陳韻指着河面遠處,劉章順着他指的方向看過去。

     那是一條比較大的貨船,估計貨船甲闆比較寬。

     也不知船主願不願意幫忙稱大象,劉章對大象的體重有多少毫不在乎。

     其他人想知道,看樣子那條船是打算在這邊靠岸。

     不少人像那條大船看過去,他們又看向劉章。

     以他的身份,對方肯定會答應的。

     當然,要花點錢,大家可以湊一點錢。

     衆人在河岸邊等待着,船逐漸向岸邊靠過來。

     船上的人們也看到了大象,他們看到岸上的人向這邊看過來。

     這條船運送貨物來到紅侯國出售,準備靠岸卸貨。

     再購買一些生活用品,盡快把貨物賣出去。

     船主總有一種不妙的感覺,他看到岸邊站着一位身份高貴的人。

     凡是來紅侯國的人,沒有人不認識紅侯的。

     紅侯最近名聲遠播,他用神奇的藥救了不少人。

     當船靠岸了之後,有些人去跟船主打招呼。

     希望借船一用,他們願意花點錢。

     看到船上滿滿的貨物,船工們開始把貨物卸下來。

     船上還有馬車、牛車、驢車,這些是用來運送貨物的交通工具。

     船主向劉章這邊走過來,要跟他打個招呼。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