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章春祭

首頁
    看着供桌上美味的貢品。

     等到明天,貢品就會分發給其他人。

     因為這些貢品過了今天,就被神農品嘗過了。

     陳韻和徐缯給他們發放餅幹和糖果,孩童們臉上帶着天真的笑容。

     每年春祭之時,他們都能得到紅侯府發放的糖果和糕點。

     他們拿到了餅幹,餅幹真的很香。

     “兩位姐姐真的好漂亮,一定是天神派來的使者。

    ” 一個小女孩真心誇陳韻和徐缯,他們認為隻有仙女才會長得漂亮。

     “我們不是天神派來的使者,隻要你們開心就好。

    ” 陳韻其實比他們大不了幾歲,看着這些開心的孩子。

     他也很開心,隻是他不能像他們一樣無憂無慮地玩耍。

     他要擔處理洪侯府事務,讓劉章少操心。

     就在此時,悅耳的音律響起,這是祈福神樂。

     這個時代沒有鞭炮,總感覺少了一點喜慶感。

     大家按照禮制進行祭拜,每一步都不能錯。

     劉章手中拿着貢香,供桌上放着紫檀木神位。

     他們也沒有見過那些神的真容,隻知道他們的神職或者名字。

     用最好的木料或玉石雕刻神職,亦或者名字。

     人們相信神是能收到貢品的,這次的貢品比去年還要好。

     尤其是供奉的酒,大家都能聞到淳厚的酒香。

     酒器中的酒清澈如水,這就代表大家對神農最高的敬意。

     随後,劉章念起了祈福詞,大家靜靜地聽着。

     每一步都沒有弄錯,就算錯了一點,神農一定不會怪罪他們。

     祭祀儀式持續了好久,最後大家鄭重地拜禮。

     作為祭祀的結束,也希望得到神農的指示。

     神廟之中由本地有威望的人管理,在明天之前要看護好貢品。

     最主要是防着老鼠等動物在夜間跑上供桌偷吃貢品,也要防止人趁夜來偷吃。

     明天把貢品分給大家沾沾福氣,給他們帶來好運。

     漢朝人是非常敬重天地鬼神,這些神是曆史上存在的人物。

     他們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神農、後稷、風雨神。

    總之,在這個時代不能對神不敬。

     劉章從二十二世紀穿越過來,不知道弄這些算不算迷信。

     可這是古代,如果不敬重神明。

     那會讓百姓很讨厭,對自己的前途有着不小的影響。

     就連皇帝都親自祭拜天地諸神,為天下百姓祈福。

     “春祭儀式結束了,一定要看好貢品。

    ” 劉章對管理人員叮囑,這事非同小可。

     祭拜神農之後,就是進行春耕儀式。

     他作為紅河國最有地位的人,要給大家做個榜樣。

     牽着選好的耕牛,下地耕種,漢朝是非常重視農業的。

     劉章離開神廟之後,上了馬車,在馬車内更衣。

     穿上适合耕地的衣服,剛才進行春祭的時候。

     他内心是很緊張的,他也是第一次參加這麼隆重的祭祀儀式。

     上了馬車之後,他深呼一口氣。

     徐缯和陳韻幫他更衣,換上灰色的布衣。

     這不就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嗎,穿越之前就是種地的。

     土地對他來說有一種親和力,民以食為天,食物當然離不開大的收獲。

     “剛才我祭拜神農,沒有出錯吧?我剛才好緊張。

    ” “郎君沒有出錯,神農肯定看到了郎君的誠意。

    ” 陳韻一邊給他換衣服,一邊回答他的話。

     “今年的貢品比去年還要好,神農一定喜歡。

    ” 徐缯認為神農一定很喜歡今年的貢品,神農是一位讓人尊敬的天神。

     也是一位大公無私的神,他讓百姓有糧食可食用。

     世世代代不會忘記他的貢獻,春祭最主祭拜的就是神農。

     還好沒有出錯,雖然神農不會怪他。

     兩女覺得神農身邊的那些小神會發脾氣,劉章享受着兩女的更衣服侍。

     穿越過來之後,越來越适應這樣的生活了。

     春耕之後,要好好管理田地,等待着秋收。

     等到了夏季,要做好洪澇災害防範。

     盡可能減少洪水對莊稼的影響,百姓們就靠這秋收過上算是溫飽的生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