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兩千零九十二章 踐行!

首頁
    四全會結束不久,組部某副部長親赴d省,宣讀了央對龔昭禮、陳政隆、黃振安、譚其功等人的任命決定。

     原d省省委常委,江口市委書記龔昭禮調任東部某省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不再擔任d省省委常委、委員、江口市委書記職務。

     d省省委副書記陳政隆兼任江口市委書記,不再擔任d省省委政法委書記職務。

     d省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省公安廳長黃振安擔任d省省委政法委書記。

     d省省委委員、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譚其功擔任d省省委常委。

     該副部長在談話指出,黨央對d省省委班子建設十分重視,d省人民政府在省委領導之下,做出了很大的成績,根據央政治局候補委員、d省省委書記柳俊同志的建議,央決定進一步加強d省政府班子的建設。

    此番譚其功同志進入省委常委班子,就是這一決定的直接體現。

    希望d省政府在省委的領導下,做出更大的成績。

     此番人事調整,既在大家的意料之,又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

     龔昭禮調任,是在意料之。

    早在兩年前,龔昭禮就該出任一省之長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任命“遲到”了兩年。

    不過說起來,龔昭禮也并未“吃虧”。

    東部某省的省委書記,很快就到了正省部級幹部任職年齡的上限,龔昭禮先接任省長,熟悉一段時間的情況,待得那位省委書記正式退二線,龔昭禮極有可能接他的班,正位省委書記職務。

     所以四全會召開之前,大家的眼睛都盯住了江口市委書記這個最具含金量的副部級職位。

    盡管曆任江口市委書記乃至市長,基本上均是外省籍幹部,但這并非是硬性規定,不意味着本地籍貫的幹部,便一定沒有機會。

     這麼巨大的一塊“肥肉”,不引起人觊觎,幾乎是不可能的。

     故此一段時間以來,圍繞着這個位置,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

    也有一些省内幹部十分“務實”,他們盯住的并非是龔昭禮的遺缺,而是江口市長這個職務。

    龔昭禮離任之後,如果是由央空降幹部下來接任,還則罷了,如果是市長順序接替,那麼真正空缺出來的,将是江口市長的職務。

     比較而言,争取上江口市長的難度,自然比上市委書記的難度要低。

     夠資格盯上這兩個位置的,最起碼得是資深正廳級幹部,其更多的是副部級大員。

    至于普通的廳局級幹部,自知資曆差得太遠,卻是不去蹚這趟渾水。

    沒的羊肉沒吃到,反倒惹一身臊。

     普通副部級幹部,能夠接任江口市長職務,絕對要算是高升了,至于擔任江口市委書記,就是完全的“破格”提拔。

     不過大家也清楚,争取這兩個職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省裡真正說得上話的,除了柳俊,隻怕魏甯生的話語權都不怎麼夠。

    當然,還有一些已經退下去的老領導,也有這個“置喙”的權力。

    一時之間,幹部們聞風而動,各展神通。

     但京師傳來的消息卻很不樂觀,據說各大政治集團對江口市委書記這個職務,均有自己的訴求。

    提出來的人選,無一不是所在派系着力培養的後備堅幹部,完全有希望在三年之後更進一步,跻身央委員行列的。

     相比之下,d省的本土幹部,競争力就弱了點。

     現在塵埃落定,竟然是陳政隆接任了江口市委書記的職務。

    d省的其他幹部沮喪之餘,個别眼光老到的,卻也看出了新的機遇。

     不說别的,單看陳政隆的年齡,也能知道,他擔任江口市委書記,隻是過渡罷了。

    也就是說,柳書記不願意這個位置落到别人手裡,故此将陳政隆推了出來,堵住了其他派系往裡滲透的口子。

    這麼理解,很有道理。

     江口市委書記,其他派系惦記着,嚴柳系就更加不可能不惦記了。

    何況柳俊正在d省省委書記任上,這可是最得天獨厚的條件。

     江口市委書記固然是管幹部,江口市卻在d省的管理序列之内,對這個位置的人事安排,柳俊的話語權是極重的。

     組部宣布了對d省省委班子的調整之後,柳俊親自送陳政隆前往江口市上任。

     在江口市的幹部大會之上,柳書記的話說得非常明白,江口市在金融危機期間,打了一個十分漂亮的防守反擊戰,成功頂住了金融危機的風暴。

    為此,柳俊代表d省省委省政府對江口市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對龔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