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九年三月,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在京召開。
柳書記回到了京師。
去年八月份開始全面爆發的美國金融危機,已經迅即蔓延開來,雷曼兄弟公司破産倒閉之後,另一家投資銀行美林公司,也被高盛公司收購,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一下子垮掉了三家。
兩房公司的股價更是一路跌到谷底,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均看不到任何東山再起的希望。
美國政府為了拯救兩房公司,已經先後投入了将近一千億美元。
但對于巨大的地産泡沫和衍生金融債券市場來說,這點錢實在是杯水車薪了。
一些保守的經濟專家估計,美國政府要想拯救兩房公司,至少需要投入三千億以上,而另一些更悲觀的經濟學家則分析,可能需要投入一萬億美金,才能湊效。
不論是三千億美金還是一萬億美金,均超出了美國政府能夠承擔的極限。
美國新任總統傑克,為此深感頭痛,甚至是焦頭爛額。
美國政要紛紛出訪世界各國,尋求援助。
不過收效甚微。
因為全球一體化的影響,歐盟各國也深受金融危機的牽累,自顧不暇。
連美國傳統的“血庫”***,自身失血嚴重,無法再接濟美國多少金錢了。
這個時候,美國與西方國家,便将所有的希望,均寄托在世界東方了。
如果共和國與另外一個發展中大國,願意施以援手,或許能夠幫助美國度過難關,至少是争取到一些喘息的時間。
不過這個希望是否能夠實現,可不由美國人做主。
龍山公園的某處别墅裡,郭其良與柳俊、邱晴川圍桌而坐。
這是郭其良的府邸。
此番聚會,是郭其良邀約的,名義上是一次私人聚會。
郭其良邀請柳俊和邱晴川到他家裡共進晚餐。
如果單獨邀請其中一位,那是毫無問題。
高層領導之間,也會有私人交往的嘛。
隻是同時邀請柳俊和邱晴川,卻顯得略略有點逾格。
柳俊與邱晴川之間的密切關系,高層大佬很多都知道。
然而私交是私交,公誼是公誼,兩碼事。
柳俊與邱晴川經常坐在一起喝個茶,說說話,别人習以為常,并不要緊。
同時出現在郭其良家裡,就不是那麼好了。
但郭其良似乎并不是很在意這些。
他請柳俊和邱晴川過來,也不是為了聯絡感情,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探讨。
明天将召開政治局會議,讨論應對美國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措施。
郭其良作為主管金融系統的副總理,必定要在政治局會議上提出自己的方案。
在此之前,郭其良想要征詢一下柳俊和邱晴川的意見。
這兩位,均是以經濟建設強人着稱的,而且一起參加過十年前的“香港阻擊”戰役,成功擊敗國際金融大鳄對香港的侵犯,大獲全勝。
在金融戰略方面,和他們溝通一番,很有必要。
“柳書記,一切如你所料啊……”
郭其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頗為感慨地說道。
郭其良這話,真是有感而發。
說的也不僅僅是柳俊對美國金融危機的預測。
前年新世紀金融公司破産,美國金融危機已經初現端倪,美國政府很努力的“粉飾太平”,然而一些眼光敏銳的經濟學家還是察覺到了這裡面隐藏的巨大風險。
不過像柳俊這樣,在政治局會議上系統地闡述美國金融危機可能爆發的前因後果,卻是第一次。
而且政治局會議這個場合,也注定柳俊這次預測非同尋常。
一旦預測失誤,導緻應對失誤,柳俊将受到多方的诘難。
但是柳俊沒有失誤,就好像他是導演,美國金融危機完全按照他的“劇本”上演。
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政治局接連召開數次會議,商讨應對措施,柳俊的每一次提議,均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視。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自也不會束手待斃,采取了多種措施,向我們施加壓力。
尤其是對寶島地區軍售,更是被當做一個超級籌碼,不時拿出來說道說道。
而柳俊的每次提議,核心思想隻有兩個字——強硬!
應該說,柳俊這個态度,引起了比較嚴重的分歧。
一些老成持重的領導人認為,鑒于兩國國力的實際差距,現階段不宜和美國徹底撕破臉,應該虛與委蛇,适當的給予他們一些好處,這也是策略需要。
同時,我們也應該負起大國的責任,以此塑造我們的大國形象,确立大國地位。
而另一些領導人卻支持柳俊的做法,現階段,就是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