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看到了也不在意。
省委書記辦公室挂一幅書法作品,太正常了。
柳俊微笑道:“是的。
前天我去拜訪老師,承他愛護,專門給我寫了這兩個字。
”
“哦?姜老先生是書記的老師?”
羅良華顯得有點驚訝。
從柳俊的官方履曆來看,柳俊确實是在華南大學上過學,研究生畢業。
隻是沒想到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姜老先生的及門高弟。
或許,羅良華這個訝異,也可能是裝出來的。
新書記上任,行動是比較引人注目的,柳俊前往華南大學拜會老師,應該有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
類似這樣的動作,無須保密。
敬老尊賢,尊師重道,乃是我國的優良傳統。
“是啊,我上大學的時候,研究生就是拜在姜老先生門下。
”
羅良華笑道:“自古名師出高徒,姜老先生和書記,要算是相得益彰了。
這認真兩字,說得好啊,要是我們黨的幹部,每個人都能認認真真做好本職工作,那就太好了。
”
柳俊微笑道:“是啊,這也是先生對我們大家的期望。
”
柳俊拜訪先生,師徒倆相談甚歡,老夫子興緻高昂,當場揮毫潑墨,給學生寫下了這幅中堂,鄭而重之地交給了柳俊。
柳俊将茶幾上的香煙遞給羅良華一支,自己也點起一支,微笑說道:“良華同志,昨天我拜訪姜先生,先生也跟我談起了我們省裡幹部隊伍建設的一些問題……”
羅良華微微一怔,說道:“姜老是學術界的泰山北鬥,他老人家的意見,肯定是非常中肯的了。
”
我國的知識分子,自古就有關注朝政的傳統,所謂“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便是此意。
姜老先生乃是柳俊的老師,他的意見就更加要緊了。
柳俊現在當着他的面說出來,或許也隻是托老師之名,表述的其實就是柳俊自己的意見。
柳俊想了想,說道:“先生比較關注的,是有關基層幹部的問題。
先生認為,我們制定的很多政策,本意是很好的。
但是到了下面之後,執行上就會或多或少的發生偏差,落到普通群衆頭上,就變成影響切身利益的大事。
他覺得,這種情況有必要加以扭轉。
畢竟群衆每天面對的,就是我們的基層幹部。
黨和政府的形象,實際上就由這些基層幹部體現出來。
”
羅良華點了點頭,說道:“姜老此言,至為有理,算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先我們幹部隊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
羅良華不由又想起了社會上流傳的一個順口溜:中央是親人,省委是好人,市委是惡人,縣委是仇人!
當然,這樣的順口溜說的比較片面了。
民間流傳的東西,是不會有人去進行“深加工”的。
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群衆的真實心理。
正是因為政策制度執行上的偏差,導緻了這種情況發生。
不過這樣的順口溜,羅良華斷然不會在省委書記面前提起的。
未免太不嚴肅了!
作為一個學者出身的高級領導幹部,羅良華算得是姜老先生的“信徒”,辦事極為認真嚴肅。
“良華同志,省裡的工作,千頭萬緒,但總其綱要,最重要的就是幹部隊伍建設。
這是一切工作的根本。
把這個工作抓好了,其他一切工作都會變得順利起來。
我想聽聽,在這個方面,你有什麼好的看法?”
柳俊緩緩說道,望着羅良華,目光炯炯。
自從中央公布了有關柳俊的任命之後,羅良華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新書記上任,肯定會和他溝通幹部隊伍建設,尤其是減副之後,落實常委負責制,省委副書記陳政隆分管政法工作,組織人事工作,就完全由羅良華負責,責權很重。
羅良華将是柳俊的主要助手,也是柳俊必須全力争取的對象。
當然,羅良華很清楚,如果他不能取得柳俊的信任,毫無疑問将成為柳俊頭一個“打擊”的目标。
省委書記斷乎不能容忍組織部長和自己“同床異夢”。
尤其是柳俊這樣以強勢聞名的書記。
但羅良華也是那種很有原則的幹部,絕不會因為站隊而站隊。
當初瞿浩錦點名請他來d省擔任組織部長,看中的正是他的學者風骨。
本質上來說,羅良華并不屬于任何一個大政治集團的核心人物。
因為瞿浩錦對他的看重,所以也有一些幹部很想當然地将他劃歸瞿浩錦的陣營。
羅良華戴上眼鏡,打開随身攜帶的筆記本,開始闡述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