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出訪遼東

首頁
    零七年五一長假剛過,a省省委書記柳俊率領了一個龐大的黨政代表團,前往遼東省參觀學習。

     柳俊此番前往遼東,乃是應邀。

     遼東省委書記蔣向傑親自向柳俊發出的“訪問”邀請。

     遼東省近年來正在加強對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尤其是廠辦大手打集體的改革和剝離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所謂廠辦大集體是指由國有企業批準或資助興辦的,以安置回城知青和職工子女就業為目的,主要向主辦企業提供配套産品或勞務服務,由主辦企業委派人員或領導參與生産經營并在工商行政機關登記注冊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

     廠辦大集體在誕生之初,就帶有十分明顯的時代烙印。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偉大領袖号召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廣大農村的再教育。

    數以百萬計的知識青年開赴廣大的農村,開始戰天鬥地。

     大——結束之後,這些知識青年一窩蜂的回城,給城市的就業、居住、社會治安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變成了一個十分嚴重的不安定因素。

    為了安置這些知青和企業的職工子女,一些國有企業紛紛成立廠辦大集體。

    實際上,這就是那些國有企業的衍生物,因為是行政必須,不是市場必須,從成立那天開始,就埋下了隐患。

     廠辦大集體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廠辦大集體産權不清、機制不活、人員富餘、競争力弱等問題日益突出,大量企業停産、職工失業。

    廠辦大集體目前已成為制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去年,國務院批準在東北地區選擇部分城市和中央企業進行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

     遼東省作為老工業基地,廠辦大集體問題也是最為突出的。

    柳晉才親自找蔣向傑談話,希望他能夠勇挑重擔,率先在遼東推行廠辦大集體的試點改革。

     廠辦大集體問題,不但在東北地區存在,在全國其他各個省市也一樣存在,a省自然不例外。

    隻是沒有遼東那樣突出罷了。

     此番前來的目的之一,就是向遼東省的同志們取經,學習廠辦大集體的改革經驗乃是其中的重點。

     當然,明眼人都很清楚,這隻是面上的理由。

     廠辦大集體的改革工作固然重要,卻也沒必要如此大張旗鼓,搞一個由省委書記親自帶隊,囊括了全省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幹部的龐大代表團前來參觀學習。

     便算由省長白楊親自帶隊,都已經有點逾格了。

     **定于今年十月份召開,距今隻有五個月左右的時間,換屆選舉,已經到了最後的布局階段,各大派系均在緊鑼密鼓的進行運作。

     這個時候,由柳俊這位全國最年輕的省委書記帶隊,高調“出訪”遼東,其間用意,不言自明。

    這表示嚴柳系已經統一了認識,和李治國主席保持完全一緻,力挺蔣向傑。

     柳俊現在已經完全有資格代表嚴柳系了。

     這樣的大動作,沒有嚴玉成柳晉才兩位老爺子點頭,是不可能做出來的。

     對于柳俊這個決定,白楊全力支持,很是配合。

    在如此大事上頭,白楊自然一切唯柳俊馬首是瞻,絕不含糊。

     遼東方面對柳俊的來訪,表示了充分的重視。

     包機尚未到達,上京機場早就鋪好了鮮豔的紅地毯,擺出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省委書記蔣向傑,省長聞思遠等主要黨政領導全都到了。

     遼東省不是第一次接待來訪的客人,這個規格,也合規矩。

     巨大的噴氣式班機徐徐停靠在紅地毯之前,舷梯門打開,一個高大的身影,率先走出機艙,正是a省省委書記柳俊。

    緊随其後的,則是省委常委、玉蘭市委書記劉光興,常委副省長柴紹基以及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趙師範等人。

     省長白楊留在玉蘭主持省裡的工作。

     以白楊的身份,确實也不大好在這樣的訪問中露面,會被人誤會的。

     除了柳俊之外,這個參觀團還有三名省委常委,規則不可謂不高。

    而且劉光興、柴紹基、趙師範三人,均是公認的柳系鐵杆,柳俊與他們三人同行,可見内裡十分的謹慎。

     蔣向傑非常年輕,五十歲出頭年紀,看上去精神抖擻。

    和柳俊一樣,蔣向傑不到四十歲便上到了正部級台階,乃是國内外廣受關注的政治新星。

     柳俊從舷梯上下來,蔣向傑上前一步,和柳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