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班不久,向晗再次來到了柳俊的辦公室。
“向晗同志來了,請坐。
”
柳俊從辦公桌後轉出來,笑着與向晗握手寒暄。
“省長,有幾個幹部拟任人選,我想向你做個彙報。
”
柯啟帆一退出去,向晗就微笑着對柳俊說道,語氣比較恭謹。
柳俊暗暗詫異,盡管他就任省長之後,向晗對他比較配合,外界傳聞也是向晗在向他靠攏,不過主動上門向他彙報幹部拟任人選,這還是頭一回。
一般來說,出現這種變化,總是會有原因的。
向晗這個态度,也意味着她又向着柳俊靠攏了一步,再發展下去,向晗就真可能重新站隊了。
當然,這種站隊是有局限的,就是在a省範圍之内,與柳俊攜手合作。
譬如以前的崔福誠,與柳俊關系極好,但本質上,崔福誠是何延安線上的幹部。
柳俊臉上不動聲色,微微一笑,擺了擺手,說道:“向部長,客氣話就不說了吧?”
工作上,向晗一貫幹淨利落,客氣了兩句,馬上就切入正題,開始向柳俊彙報幾個拟任幹部的情況。
通常臨近年底,不會做重要的人事調整,除非發生意外狀況。
向晗彙報的這幾個拟任幹部,都屬于這種意外情況,崗位出現了空缺,繼續有人填補。
當然,也不是特别重要的職務,大部分是副廳級幹部。
柳俊聽了一會,就知道向晗為什麼要向他做彙報了,這幾個副廳級幹部的調整,多數是省直部門的職務。
照理是應該由他這個省長提出來的,但現在,卻是組織部先提出來了,可見是劉飛鵬那邊的意思。
近來劉飛鵬在人事問題上比較強硬,也比較主動。
看來劉飛鵬已經調整了自己的“鬥争策略”。
以前因為大派系的要求,劉飛鵬糾纏于具體的行政事務,與柳俊打擂台,先就理虧三分,有“手長”的嫌疑。
一連吃了幾回敗仗,劉飛鵬不得不調整策略。
開始在幹部問題上下大力氣。
書記管帽子,這是組織原則,劉飛鵬這樣做,占了理,也占據了主動權。
從根子上來說,誰掌握了帽子,誰就占據了最終的主動權。
劉飛鵬算是回到了“正道”上。
對于劉飛鵬這招,柳俊還真不是那麼好破解。
雖說省直部門的幹部任用,省長有很大的話語權,但省委書記卻是正管,劉飛鵬這麼幹,令人無可厚非。
這個時候,向晗的“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向晗彙報的這幾個人選來看,無疑都是體現了劉飛鵬的意志。
當然,是不是最終能在常委會上順利通過,還要看柳俊的意見。
具體就某個重要的幹部拟任來說,柳俊可以擺明車馬,利用他在常委會上并不弱于劉飛鵬的實力來予以否決,将自己屬意的幹部推上那個位置。
但這樣的事情,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幹。
省委書記在幹部問題上不能落實自己的意志,總是被省長掐住脖子,本身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中央也絕不會坐視不理。
到時候,a省省委班子,可能又将面臨一次非正常的調整。
劉飛鵬或許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逼迫柳俊做出讓步。
或許是想讓柳俊一怒之下做出什麼逾格的舉動來,劉飛鵬好借此發難。
端的好手段。
這種情形,柳俊早就有預料。
劉飛鵬不是笨人,前段時間是因為受大派系的影響,亂了方寸,被柳俊鑽了空子。
如今靜下心來,好好琢磨一番,自然有利害的招數。
二把手向一把手發起沖擊,先就處于劣勢。
這不是能力問題,這是體制問題。
說起來,柳俊也沒有太好的應對手段,隻能見招拆招了。
這一回調整的幾個位置,其中隻有一個是柳俊比較關注的,那就是省公安廳副廳長的位置。
向晗提出的人選,也完全體現了莊國勝的意志。
“省長,公安廳主管治安的副廳長,我這裡還有一個拟任人選。
”
向晗通報了情況之後,又徐徐說道,擡手輕輕捋了捋頭發。
柳俊微笑點頭。
“我看王博超同志就比較合适。
王博超以前擔任過省廳治安總隊的總隊長,一直是治安戰線的專家。
這樣一位經驗豐富的同志,總是放在下邊市局,似乎是有點屈才了。
”
柳俊又是微微一笑。
向晗如此提議,可以說已經明白無誤向他靠攏了。
任誰都知道,王博超是柳俊的鐵杆親信,嫡系中的嫡系,專程從n省調過來的。
向晗很清楚,柳俊一直想向省公安廳“摻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