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不歡迎“瞎折騰”的書記!
抵制的結果,是一大批原南黨政機關負責幹部被調離。
省委黨校一口氣給了原南市五十個進修名額。
柳省長則更加大方,省直機關一下子給了原南市一百個交流幹部的指标。
吳興平在原南的行動,得到了劉飛鵬與柳俊的合力支持。
對于那些試圖與吳興平掰腕子的本土派代表人物,有一個算一個,全給他調出來。
其中包括三名市委常委,也挪動了位置。
而省财政,也對原南市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有了這麼強力的kao山,吳興平在原南市的施政方略,得以順利實施。
所謂“本土勢力”的抵抗,頃刻間土崩瓦解,潰不成軍。
其實,對于這個純“柳俊式”的搞法,劉飛鵬内心一點都不支持。
瞧瞧周邊省份,均在“大幹快上”,a省卻反其道而行之,将“搖錢樹”砍倒,令劉飛鵬很難向大佬們交代。
但是瞿浩錦專程從d省打了電話過來,請他多多支持吳興平的工作,同時也隐晦地指出,省委書記必須要先為全省的群衆着想。
與群衆的身體健康比較而言,政治博弈的重要性就要等而下之。
劉飛鵬也委實無奈。
瞿浩錦等于是在提醒他,柳俊的所作所為,先就占據了道德的制高點,令人無懈可擊。
下面的幹部不執行柳俊的指令,倒也罷了,劉飛鵬最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幫柳俊做工作。
但吳興平照此執行了,劉飛鵬去否決他的決定,就不大好了。
省委書記總不能明着說群衆的身體健康不如财政收入、不如經濟展那麼重要吧!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柳俊的每一步棋走出來,都是“将軍”,劉飛鵬隻能被動應對,沒辦法進行有效的反擊。
柳衙内的鬥争手段,就算在具體工作中,也揮得淋漓盡緻。
除了在人員編制和财政上給予吳興平直接的支持,柳俊也實現了他考察原南時對吳興平的承諾,為原南市牽線搭橋,引進新的企業,準備承接沿海城市的産業轉移。
金富昌和阿佳此番就是率了一個龐大的投資團隊,前往原南市考察投資環境。
根據原南市的實際情況,柳俊認為現階段原南市應該主要吸納沿海城市的勞動密集型産業。
如今億昌置業有限公司就算在香港,也是一等一的大公司,高踞财富金字塔的頂端圈子。
金富昌屬下,還真是沒有什麼勞動密集型産業。
金富昌早就跨越了“原始積累”的階段。
不過既然柳省長邀請,金富昌無論如何都要捧場的,當下不辭勞苦,号召了一批制造業中小企業的老闆,前來a省投資考察。
金富昌甚至和阿佳商量,至不濟也要在原南市搞一個手機工廠,哪怕不賺錢,也要幫柳俊的忙。
人家幫自己可是太多了,這麼大一份人情,無論如何都要還一點。
沒有柳俊,哪來今日億昌置業的輝煌成就!
現在,金富昌等一行人尚未去原南市,先就在玉蘭與柳省長會了面。
吳興平與龍聖漢等原南市的當家人,自然是早早趕到了玉蘭迎接。
這麼龐大的一個投資考察團,在原南市的曆史上,還不曾有過。
可千萬不能怠慢了。
聽金富昌“口無遮攔”,柳俊微笑說道:“金董,咱們是多年老朋友了,客氣話就不說了吧?幹部任用,可不是由我自己說了算的!”
“對對對,服從組織安排,服從組織安排!”
金富昌原本就是内地“偷渡”過去的,對國内官場的“慣常用語”,也是十分熟悉,意識到自己的言語可能會給别人造成誤會,當即笑哈哈的改口,不着絲毫痕迹,果然是老江湖。
“金董啊,原南市是我們a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群衆要拖貧緻富,還需要各位大老闆的鼎力支持啊……當然,原南市也有很大的優勢,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
現在沿海城市出現了招工難的情形,諸位老闆如果将工廠開到原南市來,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省裡市裡,一定給予大家最大的政策優惠,争取做好諸位老闆的後勤服務!”
柳俊笑呵呵地說道。
金富昌笑道:“柳省長放心,我們一定盡力。
呵呵,是柳省長親口推薦的,肯定沒問題了。
我們億昌在貴省的幾個投資項目,到目前為止,均保持了極高的盈利,從來沒有一個虧本的。
在柳省長的治下投資,乃是最劃算的買賣。
”
一番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