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個很不錯。
”
柳俊點了點頭,表示贊賞。
“不過,蘇傑同志,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主持能源公司的工作,隻是權宜之計。
不可成為常态。
你和紹基同志的主要精力,還是應該放在日常的黨政工作之中。
煤礦開采權收歸國有,隻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市财政寬裕了,接下來就應該考慮全市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的問題。
”蘇傑連連點頭,說道:“是的,省長,我們也正是這麼想的。
”
柳俊微微一笑,說道:“哦?那麼請你說說看,你們宋都市,打算怎樣發展今後幾年的經濟呢?尤其-是那個經濟轉型工作,我很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
柳俊的語氣,猶如_傘尊長在開導晚輩一般。
事實上,蘇傑的年齡,比柳俊大了七八歲。
饒是如此,蘇傑在全省的市長之中,還是少壯派。
蘇傑絲毫也沒有覺得柳俊說話的語氣有何不妥。
撇開一切所謂“派系”不談,蘇傑對柳俊經濟建設方面的能力,是極其佩服的。
柳俊是公認的經濟建設強人,此番能夠順利接掌省政府,也和他這個“金字招牌”有很大的關系。
“省長,您很清楚,我們宋都市是一個津源城市,經過三十年的開采,煤炭資源已經逐漸枯竭,現在的煤層埋藏得很深,開采的費用增加不少。
因為長期開采,很多礦區都發生了地表沉陷的情況。
根據專家預計,宋都市的煤炭資源,隻夠再開采二十年左右了。
而且随着開采成本的加大,利潤也會逐年遞減。
所以,怎樣順利實現經濟轉型,是柴書記和我近段時間考慮得最多的問題……以前,這個工作很難做,因為市财政很困難,說得直白一點,也就是勉強能夠保住開支,很難有餘力去做其他的建設和投資。
現在有了振邦公司提供的财政收入,經濟轉型就變得可行了……蘇傑很認真地說道。
嚴格來說,蘇傑也是一個實幹型的幹部,長期擔任實際的工作職務談到這些具體的施政方略,并無多少遲滞阻礙之處。
柳俊便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
“我們考慮,轉型的第一步,就是實現礦産資源的深加工,提高煤炭的附加價值。
這樣,在開采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增加一定的收入,還能解決一部分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一舉兩得……第二步就是加大對道路交通和電力設施的投入。
宋都很多的基礎設施已經老化了,跟不上時代的需要。
嗯,這麼說吧,全國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基礎設施投資過熱、過剩的問題,而我們宋都,剛好相反,基礎設施嚴重老化,建設不足的情況很是突出。
沒有好的道路交通和用電用水保障,招商引資就不好搞。
柴書記和我商量,每年從煤炭收入裡面拿出八到十個億,用于基礎設施改造,最起碼堅持三年不變。
争取用三年的時間,把全市主要公路幹線全部完成升級改造。
水電設施也要全部改造一遍……”蘇傑侃侃而談,邊說迫觀察柳俊的神色。
柳俊橄做一笑,說道:“蘇傑同志,光是搞基礎建設,是不夠的。
基礎建設搞得再好,後燎措施不跟上,經濟也難以發展上去。
”
蘇傑忙道:“是的,省長,您教導得太正确了。
柴書記的意見是,在大力改造基礎設施的同時,我們要投入一定的資金,扶持支柱産業和鄉鎮企業。
争取創建我們自己的品牌。
對于一些老式的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想辦法引進外來的公司,合交經營,盤活這些資産。
這一點,柴書記要求我們多向玉蘭市長河區還有花林區學習,這兩個區的老企業改造,就搞得有聲有色,很多老企業煥發出了新的活力,不但創造了可觀的效益,工人們也不用下崗了,解決了很大的社會問題。
”
蘇傑很謹慎,幾乎每說一個主意,都要将柴紹基推出來放在前面,以此向柳俊表明,自己對柴紹基不但配合,而且尊崇。
誰都知道,雜紹基是柳俊最看重的幹部。
近來更有風聲傳出,柴紹基有可能升任副省長,繼續給柳俊做副手。
緊緊追随柴紹基,就走向柳省長靠攏嘛!
柳俊說道:“這個思路正确。
我們有一些同志,凡事喜歡追求簡便,對于老式的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均是一賣了之。
從來就沒有好好想想,這也是一種國有資産,努力盤活才是正道。
柳俊說這話的時候,眉宇間閃過一抹不悅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