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工作。
副省長栲建榮:分管工業、科技、交通、能源、通信、信息
産業、無線電管理、安全生産監督管理以及全省棚戶區改造工作。
副省長的分工,存在着一定交叉管理,多頭管理的現象,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很多省直部委辦局的職能本身就存在着交叉的情況。
從這個分工可以看出很多門道來。
劉飛鵬在省長任上,将人員編制,财政,審計,監察等重要部門牢牢抓在手裡,直接主管這些部門。
對這一點,柳俊認為很有必要,劉飛鵬不愧積年老手。
柳俊自己擔任省長,也一樣會親自掌控這些部門。
但是常務副省長陳其謀的分管範圍,除了監察這一塊之外,幾乎和省長的主管範圍是重疊的。
這個也很好理解,陳其謀是劉飛鵬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将權力交到他手裡,很是合适。
不過現在換了省長,是不是還會将如此多的重量級部門交由陳其謀分管,可就不一定了。
副省長曹曉國,分管監察、公安、司法部門,一眼可知,亦是劉飛鵬極其信任的。
省委政法委書記莊國勝,是劉飛鵬的幹将,劉飛鵬将公安司法部門交由曹曉國分管,無疑是不想他們之間起什麼沖突。
一般來說,這些部門,莊國勝才是真正的正管,曹曉國也就挂個分管的名義。
監察廳歸曹曉國分管,卻是要制衡省紀委書記許宏玖。
或許制衡的力度不會太大,終歸不是完全放手。
而劉光興身為常委副省長,重要的分管工作就是兩塊,一塊是城市規劃與建設,一塊是防汛抗旱。
這兩塊當然也是很重要的分工,不過以劉光興的身份來看,手中權柄依舊輕了些。
很顯然這是劉飛鵬刻意要削弱劉光興在省政府的話語權。
對于這個情況,柳俊以前知道,什麼都沒說。
劉光興自己,也是什麼都沒說。
一些東西,并不是你自己去争,就一定能夠争得到的。
柳俊和劉光興在“鬥争”方面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處,那就是盡量不打無把握之仗。
一旦決定去争,基本上就要有六成以上把握。
不然,丢面子是在其次,會無端的引起對手的重視,增加繼續“鬥争”的困難度。
對于權力的掌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其實對于今天這個省長辦公會議,陳其謀心裡也有些擔憂。
他擔心柳俊利用這個機會,調整副省長的分工,削弱他和劉飛鵬系幹部手裡的實權。
照官場慣例,柳俊這麼做很是正常。
不過現在柳俊暫時沒有提起,陳其謀自然也不好說什麼,當下依照柳俊的要求,打疊精神,開始彙報自己分管的工作。
柳俊還是像往常一樣,在自己面前與唯開小本子,記錄一些重點。
對這一點,副省長們也是看在眼裡,各有想法。
部分人對柳俊這個做派,有點不以為然。
在他們想來,所謂彙報工作,就是走個過場。
全省那麼多大事,重要工作,你柳省長都能管得過來?總得依靠副手和下邊的職能部門去貫徹落實。
畢竟到了省一級的層次,不再是鄉鎮的水平了。
堂堂省長親自做記錄,總歸有些不倫不類。
但是柳俊毫不在意。
别人的想法,通常都不能影響到他。
陳其謀的彙報很是簡短,幾乎完全就是一個提綱,陳其謀照本宣科,不過幾分鐘便發言完畢,閉jl了嘴巴,也不望向柳俊,雙目微微向上,看着遠處的天花闆頂棚,似乎在想什麼心事。
陳其謀的脾氣,并不是那麼平和,甚至于比紀委書記出身的劉飛鵬還要火爆幾分,經常在省政府充當劉飛鵬的“開路先鋒”對于一些看不慣的事務,也不留多少情面,想批評就批評。
這個性格,令得他在省政府不是那麼受歡迎。
如果陳其謀對其他幹部的挑剔,完全出自公心,也就罷了,别人不好說什麼勺然而很多時候,陳其謀卻是戴着有色眼鏡,有目的和鈴對性的“挑刺”便讓人無法認同了。
黨同伐異嘛!故此見了他現在的模樣,個别副省長頗在心裡幸災樂禍了一番。
照說劉飛鵬盡管交卸了省長職務,卻坐上了省委書記的寶座,陳其謀作為劉系大将,隻有權威更重。
但新任省長卻是柳俊,一個出了名的強勢衙内,就不好說了。
陳其謀這個常務副省長,還要像以前那樣做得威風凜凜,估計難度有點大。
從柳俊出任代理省長那一刻開始,省政府注定要上演龍争虎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