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系各有斬獲,基本上達成一緻。
在兩大政治集團聯手的情況下。
任何反對的生硬均顯得微不足道。
不過從那位元老的批評來分析-,明珠系的高層,也并非是鐵闆一塊,劉飛鵬也遠遠未曾獲得派系高層一緻的支持。
這也十分正常,很少有一個大派系,能夠真正的形成鐵闆一塊。
或許劉飛鵬出人意料的擔任了省委書記,令得明珠系内部各派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讓廠另外一些大佬不高興了。
這個訊息對于柳俊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随後即将展開的省委一二号之間的博弈之中,柳俊的底氣壯大不少。
郭繼賢對柳俊的答複比較滿意。
他此番在玉蘭市多停留兩天,除了要确保柳俊成功出任代省長,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要好好與柳俊交流一下。
對于這位小老鄉,郭部長也有些好奇。
毫無疑問,在郭部長多年的仕途生涯中,柳俊算得上是一個标準的“另類”0這個“另類”倒也不全是指的柳俊的年齡。
随着幹部年輕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中央大力提拔培養了一批年輕的高級幹部,頗有幾位少年俊彥,是在四十歲之前出任省部級實職的,柳俊是相對最年輕的一位。
不過三十五歲和三十七八歲,并沒有本質的區别。
柳俊的另類,還表現在他的“強項不服”。
縱觀柳俊的仕途曆程,就是一個“戰鬥”的曆程。
從來沒有一頂烏紗帽,是主動落到柳俊頭上的,全都是“硬搶”。
如果是在縣級以下,這個還比較好理解,畢竟層次不高,面對一些擅長“貼身肉搏”的縣鄉幹部,你不強項,壓根就沒有出頭之日。
人家才不會跟你講什麼客氣,鐵定吃得你渣都不剩。
但走到了市級乃至省部級,柳俊同志“鬥争”習性絲毫不改。
從玉蘭市委副書記開始,一路走過來,潛州市長、市委書記、玉蘭市長、市委書記、省委副書記直到今天的省長,無不如此。
在很多高層領導眼裡,這個柳俊就是個“危險人物”
不過柳晉才出掌國務院之後第一年的表現,大家便發現,原來柳俊的“強項”乃是“家教淵源”0别看柳晉才溫文爾雅,很少發火,骨子裡頭也是固執得一塌糊塗,很少服軟。
宏觀調控遇到的阻力越大,他推行的決心便越堅決。
眼下與那邊的博弈,已經趨于白熱化孓。
柳俊和劉飛鵬在a省的忽然聯手,讓邵與乏很多大佬吃驚不小。
然而在分析了局勢之後,大佬們就許了劉飛鵬的“行為”。
隻要有利可圖,不妨暫時合作,各取所需。
“柳俊,政治理念不同,執政理念不同,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你現在已經擔負起建設一省的重任,要多關注民生,關注幹部隊伍的建設,該隐斂的鋒芒,也要适當的隐斂一些。
有句話,叫‘過剛易折”你要好好體會。
”郭部長緩緩說道,眼神裡流露出關切的神情。
從郭繼賢對柳俊的稱呼中,也能看出這個變化。
柳省長,然後是柳俊同志,到現在,直呼柳俊。
以郭部長的年齡和聲望,以及在政治大集團中的重要地位,他直呼柳俊的名字,很是合适,不會給人任何突兀之感,反而顯出了幾分親近之意。
在整個大派系中,郭繼賢的政治理念,并不完全與嚴玉成一緻。
嚴玉成和柳晉才,出身更加平民化,一些好事之人,便将他們兩位打上了“平民政治家”的烙印。
在實際的工作之中,因為出身不同,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有異,政治理念上,也确實有細微的差别。
不過大方向上,肯定是一緻的。
由于那邊咄咄逼人的攻勢,反倒激發了大派系的“同仇敵忾”之心,李治國主席竭盡全力,要消除本派系内部的不同聲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李治國主席乃至以他為領袖的整個團體,在外人眼中,書卷氣息濃厚了些,相對比較溫和。
正是因為嚴玉成、柳晉才和柳俊這幾位強項人物的出現,給整個大派系帶來了極大的活力。
柳俊某些時候看上去“不守規矩”卻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振奮士氣的作用。
這一點,正是郭部長最欣賞柳俊的地方。
一個墨守成規的人,是很難獲得傑出成就的。
柳俊再次欠了欠身子,恭謹地說道:“是的,郭部長,我牢記您的教誨。
”“呵呵,教誨談不上,相互探讨吧。
”郭繼賢微笑着擺了擺手,很溫和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