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八章 械鬥

首頁
    年農曆的三四月份,向陽縣都會出現一定的幹旱。

    97下不會成災。

    但是今年似乎有些特殊,入夏以來,一直沒怎麼下過雨,插秧未久,禾苗正需要灌溉。

    曆年都會因為争搶水源引部分社員的争吵械鬥,今年旱情較重,這類事件就多了起來。

    紅旗公社位于山北區的四個大隊尤為明顯。

     江友信擔任紅旗公社黨委記以來,有條不紊地按照當初确定的施政大綱,實施他的振興計劃。

    公社革委會主任周冠雄和副記陳偉,基本上是表面配合,暗裡看戲,時不時使點小絆子。

    這些情況,江友信心裡明鏡似的,忍而不。

    隻要他們能将分管的工作派下去,抓出個模樣來,暫時也就夠了。

     新任記,也不能太強勢。

     應該說,江友信采取的策略還是相當正确的,盡量避開不必要的内耗,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去。

    機關幹部那點小九九,江友信在縣革委工作了兩年多,哪能不知道?想要将勾心鬥角全都壓下去,幾乎沒可能。

    再強勢的一把手,也絕不可能做得到,哪怕手下全是親信心腹,鬥完了别人,自己也是一定會接着鬥的。

     哪裡有人,哪裡就會有鬥争。

     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最好的做法就是無論上班下班,隻談工作,不涉私人話題。

    個人分管的範圍清清楚楚,工作做好了就表揚做不好就批評,就事論事,再有多少幺蛾子,也得給我憋回去,别拿到台面上來說。

     這一招果然管用,公社幹部們見江記雖然年輕,卻行事穩重,立身甚正,從不在背後議論幹部,也不聽人議論,碰了幾回不軟不硬的釘子,就知道以往在記主任那邊兩頭燒陰火的把戲玩不轉了,索性将随身攜帶的眼藥膏都收了起來,專心一意幹工作去了。

     江記可是說了,年底考核完不成任務的,一律緩調一級工資,調離原崗位重新安排工作。

    也不知道真假如何,不過還是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

     萬一是真的呢? 江友信在紅旗公社埋頭苦幹半年多,成績顯着。

    按照江記的指示,九成以上的家戶都養了雞鴨,欄裡一般都有兩到三頭豬。

    這個人人有事做,基本上算是辦到了。

     為了支持江記地新政。

    五伯提前兌現諾言。

    過年前就派人和省農科院地專家取得了聯系。

    年後一上班。

    專家就來到了柳家山。

    帶着新型飼料地配方。

    指導建廠。

     眼下興旺飼料廠地基建工程已經竣工。

    正在進行機器安裝調試。

    一切順利地話。

    預計六月份便可投産。

    江友信代表公社與興旺飼料廠一口氣簽了三年地供銷合同。

    規定飼料廠地飼料必須先滿足紅旗公社地社員需要。

    然後才能外銷。

     要說這是個典型地“不平等條約”。

    飼料廠尚未投産。

    第一道緊箍咒就上了頭。

    我可是明明白白知道今後數年内養殖飼料地價格會一路飙升。

    合同一簽三年。

    江友信可占大便宜了。

     不過誰叫他是我大姐夫呢。

    讓他占點便宜就占點便宜吧。

     況且支持紅旗公社父老鄉親地養殖大業。

    也是本衙内分所當為。

    這人不能光顧着賺錢猛幹“數典忘祖”地破事。

    再說紅旗公社地養殖業真個展上去了。

    也虧不了飼料廠。

    支持家鄉經濟建設不一定要虧本經營嘛。

     江記新政地第二條。

    乃是大力展集體企業和隊辦企業。

    這個重任。

    毫無疑問是要落在柳家山頭上地。

    算上在建地興旺飼料廠。

    柳家山如今已有五個工廠外加一個挂靠地物流公司。

    在創辦企業方面經驗堪稱豐富。

    江友信委托五伯搞一個方案。

    看能不能将柳家山地模式複制到公社和别地大隊去。

     五伯滿口應承,一轉手便将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交給了我。

     這事整的! 我大是不滿,嘀咕道:“五伯你老人家也太黑了點吧?面子裡子都歸你,活卻歸我幹!” 誰知五伯年紀是大了,卻一點都沒老糊塗,精明着呢,哪有那麼還哄。

     “嘿嘿,小俊啊,你别跟五伯打馬虎眼。

    你們姐夫舅子一家親,你不幫他誰幫他?” 我當場被五伯打敗,卻也不甘心就此認輸,小眼睛一轉,計上心來。

     “五伯,要說咱們柳家山的工廠越來越多了,老這麼各自為政不是個辦法。

    我看要統一管理起來。

    ” 眼下柳家山的局勢,七伯管制磚廠,這個是我的“獨資企業”,問題不大。

    五伯和七舅撲在騰飛機械廠;大表哥阮偉德管着宏大搪瓷廠,柳兆玉管清涼風扇廠,黑子調回縣城專一對付孟躍進,通達物流公司目前是胖大海代管。

     各搞各的的一套,确實是有些亂了。

     五伯一拍大腿,笑道:“我正有這個意思呢,你說說看,該怎麼統一管理起來?” 成立一個集團公司吧。

     這是我的第一個念頭,想想覺得有些不合适。

    現今才是一九八一年,去年九月,都才開張全國第一家個體飯店,被當成新鮮事物到處傳揚。

    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向陽縣窮鄉僻壤,這要一家夥鑽出個“集團公司”來,也太能折騰了,一不小心就成了“壯豬”啊! 記得北方那個日後大名鼎鼎的成立了四家大型跨國集團公司,聲名顯赫得緊,這時候可也還沒挂出“集團公司”的招牌來。

     “我看,可以成立一個柳家山大隊企業管理委員會。

    五伯你來做主任,七舅做副主任,各廠廠長和主要負責人擔任委員,下面的機構嘛,一個協調辦公室和一個财務審查組是少不了的,其他的名目你們自己議一議。

    你覺得怎麼樣?” 呵呵,“企業管理委員會”,這個名稱一聽就蠻“官方”的,中規中矩,應該不會太礙眼吧。

     本衙内還是頗有急智的,自己在心裡誇了自己一把! 五伯一聽,眼睛就眯縫起來。

     “嗯,這個名目聽上去不錯,我看行……” “另外,騰飛機械廠還要繼續擴大規模,建築機械該上馬了,再耽擱的話,人家要跑到我們前面去了,這個事情,得馬上和張力好好商量一下。

    我看加工的技術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設計人員。

    ”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