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六章 忽悠五伯

首頁
    高,建新房子的人家漸漸多了起來。

     “今後啊,人民群衆的日子隻會越來越好,各種建設也會越來越多。

    需要用磚的地方那可是太多了。

    與其讓他們去外省外市買制磚機,千裡迢迢運回來,還不如咱們賣給他們。

    制磚機是個大家夥,運費不便宜。

    能少走一裡地就能省一塊錢的運費。

    ” 五伯越想越對,連連拍着大腿說道:“有道理有道理。

    可是小俊啊,建個制磚機廠子不容易吧?咱柳家山可是既沒有錢有沒有技術。

    ” 要說投資建工廠的硬件,柳家山可真沒一樣夠格的。

    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廠房,交通不便,諸般不利因素倒占得十分齊全。

    但柳家山也有一樣好處,是别的地方絕不具備的。

    那就是這裡有我絕對信得過的人。

    我年紀小,不适合出頭露面搞工廠,若是投資在别的地方,交給不熟悉的人去負責管理,還真不放心。

     “這個你就不要操心了,都有我呢。

    不過五伯啊,都說親兄弟明算賬,咱們嫡親叔侄,話也要先說清楚。

    ” 五伯認真地看着我,點頭道:“這個當然,你有什麼話,隻管說,五伯聽着呢。

    ” “工廠的廠房就由大隊來建。

    紅磚是現成的,不用買。

    水泥石灰房梁瓦片這些東西,我掏錢買,勞力和地皮都是大隊出……” 我開始籌劃建廠的細節問題。

    這個事情,其實早就在我的計劃之中。

     “房梁木料不用買,我們山上有。

    ” 五伯說道。

     “嗯,那就好,可以省一筆錢。

    加工用的機床我來買,師傅也歸我去請,工廠就交給你來管,登記也用柳家山大隊集體企業的名義。

    至于怎麼占股,怎麼分成,五伯你是長輩,你說一句話就是。

    ” 五伯笑道:“錢都歸你出,大隊隻出個地皮勞力,怎麼分成,還是你來說吧。

    ” 我也不客氣,說道:“那就五五開,集體和我個人各占一半。

    但是有了盈利之後要先還我的投資成本,等回了本才能分紅。

    ” “這個當然,還用說?” “另外,在用人方面和經營策略方面,都要以我的意見為主。

    ” 五伯想了想,說道:“這個也行。

    反正外面的世界,你比五伯知道得多。

    不過怎麼用人,還是要聽我的。

    柳家山那個勤快那個懶,那個靈泛那個蠢,你可沒有我清楚。

    ” 我笑了:“内部用人我不幹涉。

    我說的是銷售人員和财務人員。

    這兩方面的人員安排,需要經過我的同意。

    ” 五伯淡淡道:“怎麼,信不過五伯?” 我笑道:“五伯,不是這麼說的。

    要是連五伯都信不過,我還坐在這裡說什麼屁話?我說的是一種制度,往後五伯你退休了,交給别人來管這個工廠,隻要制度定了下來,無論交給誰管,問題都不大。

    ” 五伯點點頭:“嗯,也有道理。

    ” 如同我跟五伯說的,這不是斤斤計較,而是一種制度。

    無償的援助,有時未必能起到最大的促進作用。

    引進這個合作的機制,有我這50%的私人股份摻雜其中,就能起到監督和激勵的作用。

    再說我也不是蓋茨,錢多得沒地方擺,建個基金會到處做慈善。

    我辛辛苦苦賺來的創業資金,自然要生出利潤來才叫合理。

     人民飯店那事,對我的刺激不小。

    别看嚴明年紀比我大,背後還靠着嚴玉成,可是一文錢難死英雄漢。

    光有個衙内的牌子還不行,還得會使用這個牌子,再加上自己的實力,這個衙内當起來才有味道。

     何謂實力?一曰權力二曰金錢三曰人脈,缺一不可。

     和五伯仔細敲定建工廠的事,我離開柳家山來到紅旗公社找到擔任宣傳幹事的小舅,跟他說了老爸的意思。

    小舅心領神會,馬上就去其他大隊進行宣傳鼓動,當然是私底下進行的。

    小舅現在今非昔比,是正式的國家幹部身份,大家又都知道他是柳主任的小舅子,琢磨着他說的話可能就帶有柳主任的意思呢。

    這一番鼓動定然能湊效。

    不久之後,聯産承包責任制的風潮便能迅速在向陽縣的各個角落蔓延開來。

    搞好了這個聯産承包責任制,向陽縣農村的改革開放才算是正式拉開了帷幕。

     至于建工廠所需的機床和技術人員,我早就看好了張力。

    次日和江友信一道,提着大包小包的禮品到他家裡去拜訪。

    聽我提出每個月三百元的工資,張力目瞪口呆之餘,立馬動心。

    不過還是有些舍不得農機廠副廠長這個鐵飯碗。

    當時尚無“停薪留職”這個說法。

     所幸這一節,也早在我算中。

     我跟他說,不一定要他天天去柳家山上班,工廠組建那一段,他可以請一兩個月長假去幫忙。

    反正農機廠基本處于半停産狀态,請假不難。

    諸如機台購置、安裝、調試這些事情,都需要他親自把關,随後熟練工人的培訓,技師的招聘,也離不開他。

     這個張力倒是一口答應,然後開始計算成本。

    眼下我存折上有四萬塊,機器全買新的,完全不夠瞧。

    張力便提出淘舊貨,向陽縣有好幾個窩在山旮旯裡的兵工廠,張力人頭熟得很,淘幾台舊機床不成問題。

    通算下來,加上五伯那邊花銷,四萬塊基本夠用。

     我長長舒了口氣。

    倒不怕囊中羞澀,到得月底,火電廠一結帳,花用的錢還是不愁的。

     張力也曾試探地提出和農機廠合作,我隻是笑笑,不吭聲。

    農機廠廠房、機床、技師等等倒都是現成的,能省不少事。

    奈何人家是國營廠子,與私人合作,不合規矩。

    眼下省事了,将來麻煩不少。

    在上輩子的記憶中,貌似有許多風光一時的大老闆,因為和公家的産權糾紛沒處理好,被剝了光豬。

    官司打到最高人民法院,在我穿越之前都還沒有結果。

    想想真夠恐怖的。

     做事情,還是要将眼光放長遠些。

     ps:因了在下發幾句牢騷,諸位大大如此關照,當真好生過意不去。

    沒啥說的,還有第二編輯組的大大們給小的撐腰呢。

    咱努力碼字,編輯大大自會關照,讀者大大更會關照。

    頓首拜謝!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