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了《清白之年》的音頻。
“凡夫俗子!竟然是凡夫俗子唱的。
”
“凡夫俗子竟然出新歌了,我竟然不知道。
”
“看這首歌的發表時間,就在晚會前幾天,看來應該是他們看到了這首歌的音頻,才決定演唱的吧。
”
“如果這首歌是凡夫俗子寫的,那就不奇怪了。
要知道此人可是整個音樂圈最神秘的大佬了,寫的幾首歌幾乎首首都是爆款。
”
很快有網友在聽過網上的音頻之後,發出了一個疑惑。
為何兩位師兄晚會上演唱的跟凡夫俗子的版本這麼像呢?
還有這次凡夫俗子演唱竟然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一塊唱的。
另外一個歌手又是誰?
很快,大家便隻針對這個話題激烈讨論起來。
“凡夫俗子好像從未宣布過隻是一個人吧?說不定是一個組合。
”
“我覺得也是,否則一個人的話怎麼可能寫出這麼多好聽的歌。
”
“嘿,你還别說,我聽了一下,兩位師兄演唱的版本跟凡夫俗子的版本真像嘿。
”
“最重要的是聲音也很像啊。
”
“草,音頻音質太差了,聽着滋滋拉拉的,感覺就像是用錄音機錄制的現場一樣。
根本不是在錄音棚錄的……”
“樓上的,請仔細看清楚了,人家下面寫着呢,這是歌曲小樣,正式版後面才會放出來的。
”
“聽聲音真的好像啊。
”
“難道凡夫俗子就是這兩位師哥?”
“樓上的,我真羨慕你的想象力。
”
“如果他們倆有這麼強悍的創作能力,幹嘛不報考音樂學院,非要去經濟管理學院?”
“靠。
樓上啥意思。
我們經濟管理學院就不能出一個會唱歌的天才嗎?”
“……”
“說不定是人家聽了這個版本故意模仿的。
”
“說不定是音頻失真才讓你覺得非常像……”
“他倆絕對不可能是凡夫俗子,如果是真的,我倒立吃屎……”
當論壇上讨論如火如荼的時候,這天蘇若初在圖書館也聽到了這件事情的讨論。
她立馬起身跑去隔壁的電子閱覽室,找到正在qq上跟陌生網友網聊的舍友。
借她的電腦在網上搜了一下《清白之年》,果然,很快就搜出來了那首音頻。
蘇若初拿起耳機戴上。
随着音樂響起,第一句歌詞出來的時候,蘇若初的眼睛便微微一變。
她對陳凡的聲音實在是太了解了。
别人也許會懷疑,但是蘇若初從不懷疑陳凡的實力。
因為當初陳凡就曾經給自己創作過一首歌《想你啦》。
幾乎是第一句歌詞出來的一瞬間,她便可以确定。
這就是陳凡的聲音。
另外一個明顯就是馬小帥嘛。
隻是為何這首歌上面寫的演唱者是凡夫俗子呢?
蘇若初對于凡夫俗子這個歌手是知道的,也知道對方之前曾經創作過好幾首脍炙人口的好歌。
突然一個念頭在蘇若初的腦海中靈光一閃。
她突然想到了一個可能?
不會吧?
再聯想到晚會那天在後台陳凡神秘兮兮的樣子。
蘇若初幾乎可以确定了。
陳凡就是網上的歌手:凡夫俗子。
想到這裡,蘇若初有些迫不及待,把耳機還給舍友,然後一個人跑出電子閱覽室,一邊等電梯下樓一邊掏出手機給陳凡發短信。
“我知道你的秘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