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你的意思是,這古墓之所以能夠被發掘,還得是紀禾的功勞?”
導演:“唔,可以這麼說……”
“靠,我紀姐牛逼。
”
“果然,紀禾不直播的時候,都在悶聲幹大事。
”
當然,也有平時完全不關注這方面的人發問:“納尼?紀禾不是那個明星嗎,怎麼又和考古扯上關系了?”
“不懂就問,她這是去旅遊,順便挖掘了個古墓出來嗎?”
沈言愣了一下。
他也看過紀禾的直播。
隻不過,他對玄學不是很感興趣,隻是随便看看,純當個下飯直播。
這還是第一次,他感覺到自己和紀禾貼得那麼近……
沈言不願意再聽人群的議論紛紛,自己随便走進了一個展廳。
這個展廳裡,展示的是成侯王妃嫔們相關的物件。
沈言早就有預感。
畢竟成侯王為了在墓地裡有人伺候他,連工人都能殺;那麼,為了死後不感覺到孤單,殺幾個女人去陪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果不其然。
沈言閱讀完了牆壁上雕刻的文字之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當時的那個年代,人們的壽命比較短,普遍隻能活五六十歲。
五十歲左右的時候,成侯王感覺到自己不久之後就會離開人世,便開始為死後的生活做打算,向民間廣泛征求美女。
百姓們也不傻,知道一旦把自己的女兒送進去,就是往火坑裡推。
于是,成侯王征集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無所獲。
他惱怒了,便下令但凡是有女兒的人家,必須将适齡的女兒進獻給他。
最後到底能不能成為他的嫔妃,由他說了算。
但是戶籍上有女兒記錄在冊的,都難逃此劫。
如果不成為嫔妃,就成為打雜婢女。
做嫔妃日後要陪葬,但是成為打雜婢女,日子更難過。
成侯王脾氣暴躁,稍稍有個不如意,就打打罵罵。
說不定進來還沒一個月,就被折磨緻死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被迫獻身的姑娘們,隻得日夜祈求自己能被混上一個嫔妃的身份。
成侯王沒什麼内涵,決定一個姑娘是成為嫔妃還是成為婢女,自然就看臉。
他身份尊貴,自然不可能親自面見那麼多身份低微的女人。
這個時候,就輪到畫師出場了。
畫師會見過所有候選的姑娘,給她們畫畫像,最後把這些畫像呈上去,給成侯王挑選。
成侯王覺得長相還可以的,就挑選為妃;剩下的,充作婢女。
因此,身份低微的畫師一下子搖身一變,變得高高在上。
那些姑娘為了被畫得美一點,會費盡心思地讨好他們。
有的畫師更會從中牟利。
給了錢的,就畫得比實際上稍微好看一點;不給錢的。
就畫得比實際上要醜。
這種現象在漢朝也有出現。
傳說中,明妃王昭君就是因為沒有讨好畫師毛延壽,而被畫得長相醜陋的。
想到這一切,沈言不禁有些唏噓。
在成侯王的陪葬品裡,就有一疊疊畫稿。
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泛黃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