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立紮很狡詐,他以壕溝限制玄甲龍骧的優勢,然後又派四路兵馬,從四個方向對涼州衛大軍發起進攻,擺明了是想分化涼州衛,以及拖延時間。
淩甯明白桑立紮的陰謀,立即派遣韓破虜、長孫霸等人出兵迎戰,不敢輕視。
就見韓破虜、長孫霸、典威、孫琦四人各領一千多的騎兵,迎戰殺來的匈奴騎兵。
為什麼隻派一千多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兵力有限,還得留出主力主攻蘭氏部落。
其次,如果派遣太多的兵力,那這四支兵馬就不敢應戰了,而是會掉頭返回。
所以隻派一千多人,兵力少于對方,才能讓匈奴兵馬大膽進攻。
事實也的确如此。
四位匈奴将領看到對手隻有一千多人,遠遠少于自己一方,這立即讓他們心潮澎湃,覺得可以借此機會,重創對方,先拔頭籌,振奮軍心。
不過四人出兵時,桑立紮告誡了他們,不要進攻,而是要戲弄對方。
敵來我退,敵退我攻,不斷地騷擾和牽制。
其中兩名将領雖然想先殺一波涼州衛,但想到桑立紮的告誡後,隻能把心中想法甩掉,不敢亂來,選擇聽從号令。
但另外兩路将領本來就不是桑立紮提拔的,是原蘭氏部落的将領,他們想立功,看到此刻機會難得,立即忘記了桑立紮的告誡。
所以當另外兩路匈奴騎兵即将和涼州衛交鋒時,突然改變方向,選擇了撤退,戲耍了韓破虜和孫琦。
而這兩名立功心切的将領,則忘記了撤退,直接和長孫霸、典威的兵馬來了一場硬碰硬。
“來得好!”
長孫霸長嘯一聲,他曾是大夏皇宮的禁軍校尉,雖是軍人,卻從未去過邊關殺敵,而去邊關殺敵一直是他的夢想,現在終于實現了。
所以長孫霸揮舞着長槍,率領着身後的騎兵沖殺,他們就像一把燒紅的尖刀,直接刺入了匈奴騎兵的隊伍中。
還在做着立功美夢的匈奴将領臉色大變,他們隻是聽說玄甲龍骧的厲害,但畢竟沒有迎戰過,所以會有些瞧不起,覺得是誇大其詞。
但此刻硬碰硬,他才明白雙方的差距。
别看長孫霸一方隻有一千三百人,但以三百玄甲龍骧為槍尖,匈奴兵的陣型就像一張紙般薄弱,直接就被撕開了。
威猛的長孫霸直接直沖匈奴将領,并擡起長槍,直接刺出。
匈奴将領悔恨不已,不該頭腦一熱,就犯了糊塗,該聽從左賢王的吩咐才是,眼下隻能拼命補救,比如斬殺眼前的大魏将領。
面對長孫霸刺出的長槍,匈奴将領立即舉起長刀迎擊,他準備用長刀攔下長孫霸的長槍,随後将其挑開,趁着長孫霸中門大開,用長刀砍在他的胸膛上。
構想得非常完美,但是下一刻,這名匈奴将領臉色大變。
長孫霸何許人也?
在姜國人送“槍王”稱号,槍法之玄妙,還在淩甯身上。
小小匈奴将領,名不見經傳,竟然還夢想着斬殺長孫霸,簡直是白日做夢。
他的刀根本攔不下長孫霸的長槍,直接就被刺個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