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解釋道。
燕王又道:“既然工具沒有問題,看來事實的确如此啊,哎...”
一聲歎氣,看似是對結果的惋惜,實際上,卻是一種嘲諷,而且是對着臉不斷扇打的嘲笑。
太子也從發懵中回過神來,這一刻的他恨死了趙金蓮,想要将趙金蓮千刀萬剮。
“太子。
”
突然,魏皇注視着太子,叫了一聲。
太子身子一怔,立即跪在了下面,不安道:“父...皇...”
魏皇指着滴血認親的結果,問道:“太子,你有何話要說?”
太子張了張嘴,想要解釋,卻不知道如何解釋,畢竟自古以來,滴血認親都被奉為圭臬,如果結果擺在眼前,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所以此刻的太子都認定皇孫不是自己的種,是趙金蓮和他人私通所生。
看到太子一臉的不安和慌張,魏皇面露不悅之色,顯然極不滿意太子的表現。
“父皇,皇孫非皇室血脈,茲事體大,必須徹查,并且嚴懲不貸,不然皇家顔面會盡失,會淪為笑柄,成為恥辱。
”這時候,燕王進言道。
魏皇沒有立即下令徹查此事,而是環顧四周,當目光從角落的淩甯身上飄過時,突然停頓了一下。
他突然想到,從滴血認親開始,淩甯就對滴血認親的過程和結果毫無反應。
于是乎,魏皇突然問道:“甯王!”
伴随着一聲呼喊,所有人都轉頭看向了角落裡的淩甯。
淩甯一愣,沒想到陛下會在這個節點呼喚自己,他隻能上前,回道:“兒臣在。
”
“你站在人群外,冷眼旁觀,莫非對滴血認親的結果有不同的看法?”魏皇問道。
此話一出,絕望的太子忍不住看向了淩甯,就像是溺亡前發現的一根稻草,已經顧不得能不能救命了,隻要有一丁點的希望,他都會抓住。
燕王則用銳利的眼神警告淩甯,似乎在說,太子垮台,對你我皆有利,你不要亂說話。
淩甯沒有在意燕王的警告,此刻的他已經想好了選擇。
太子倒台,對燕王有好處,但是淩甯沒什麼好處,相反,把太子留下,和燕王鬥争,而自己在涼州發展壯大,這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拿定主意後,淩甯便對魏皇說道:“父皇,兒臣隻是覺得僅憑兩滴鮮血滴在水中,就斷定皇孫非太子之子,簡直是兒戲。
”
此話一出,太子眼中泛起了光,差點感動得要哭了。
這種時候,甯王沒有落井下石,還堅定不移地站在自己這一邊,這讓太子明白了誰才是對自己好的人。
此刻的太子在心中發誓,如果能度過這次劫數,他會十倍,百倍地償還甯王的恩情,從此以後,甯王就是自己的親弟弟,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當然了,太子感動,燕王卻憤怒了,沒想到甯王會拆他的台。
燕王當即說道:“甯王,自古以來,滴血認親便是檢驗血緣關系最有力的方式,豈能因為你一兩句的質疑,就否定滴血認親的可靠性。
凡事要拿出證據,而不是胡說八道!難道你有否認滴血認親可靠性的證據嗎?”
面對燕王的質問,淩甯突然笑了笑,然後點了點頭,道:
“三哥,我還真有個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