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能在養心殿内參加朝議的官員無不是朝中手握重權的重臣,而魏皇看向的中年人,其身份可不簡單。
因為他是大魏四大君侯之一的百戰侯,韓真!
韓真在北部軍鎮坐鎮多年,威懾匈奴,昨日才剛剛回到的京都。
現在魏皇說大魏最主要的敵人是匈奴,看來韓真此次回京,絕非普通述職那麼簡單,必然牽連着大事。
面對衆人的注視,韓真沉聲說道:
“陛下、諸位大人,半個月前,匈奴可汗集結兵力,吞并了匈奴第三大部落,現在正準備對第二大部落動手。
”
“衆所周知,雖然匈奴可汗是草原各部推選出來的共主,但實力強大的部落陽奉陰違,并不願意聽從這位匈奴可汗的命令。
這便導緻匈奴内部割據,對我方有利。
”
“但是一旦讓匈奴可汗吞并第二大部落,建立一個一統的匈奴帝國,那麼我們将面對一頭無後顧之憂的豺狼。
”
“以匈奴可汗的勃勃野心,再加上他為了樹立其可汗威望,必定南下,到時大魏首當其沖,将面臨一場惡戰。
”
衆臣聞之,臉色都凝重了幾分。
匈奴之禍,不是現在就有,往前推幾百年,即便是曾經最鼎盛的漢王朝,也遭遇草原匈奴的荼毒。
雖然各朝各代都想了對付匈奴的辦法,但收效一般。
比如現在的魏皇,就暗中進行了謀劃,比如扶持匈奴第二大部落和第三大部落,對抗匈奴可汗。
再比如通過貿易,大肆收購草原上的老鷹、狼群和狐狸,讓草原上的兔子和老鼠泛濫,破壞遊牧民族的生産結構。
等等之類的辦法都在進行中,但效果并不明顯。
那位匈奴可汗可不是酒囊飯袋,非常有能力和手段,他現在拿下了匈奴第三大部落,實力暴增,必然要對第二大部落動手,而第二大部落能抗住嗎?
恐怕很難啊。
衆人沉默時,魏皇開口道:“朕召百戰侯回京,便是要商量一個對付匈奴的辦法!絕對不能讓匈奴一統!現在來看,一切的陰謀都起不到什麼好的效果,所以眼下隻有兩條路,一是出兵直接攻打匈奴,二是出兵支援匈奴第二部落。
這兩條路各有各的優勢,選哪一條,還是兩條路齊頭并進,今日便需敲定。
諸位愛卿,你們有什麼意見?”
說到這兒,魏皇的目光率先落在了趙國公方景身上,問道:“趙國公,你是兵部尚書,統領天下軍事,你是什麼意見?”
方景略微思考,便回道:“陛下,微臣建議兩條路同時進攻。
匈奴第二大部落在草原的西部,而匈奴王庭在草原的中東部地區,匈奴可汗想滅匈奴第二大部落,必須橫跨草原,并且派大軍前去,這樣王庭的力量必然薄弱。
所以微臣認為可以讓百戰侯從軍鎮北上,朝匈奴王庭進攻。
另讓返回涼州的甯王殿下率領涼州軍北上,正好支援匈奴第二大部落。
”
“有了涼州軍的支援,匈奴第二部落必能抗住匈奴可汗的大軍,并且拖住對方。
這樣百戰侯長驅直入,必有奇效。
”
魏皇點了點頭,道:“雙管齊下,的确是較好的辦法。
百戰侯,你是什麼建議?”
百戰侯韓真回道:“陛下,微臣也贊同趙國公的建議,不過支援匈奴第二部落的任務,微臣卻覺得不能交給甯王殿下。
”
“哦,為什麼?這段時間甯王的表現還不錯,僅用一萬多的兵力,就拿下了樓蘭和山國。
他有戰鬥力,韓破虜有謀略,文武合璧,去援助匈奴第二部落應該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