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英雄本色

首頁
    球的恥辱,但也有人說這正表明了美國籃球的強大。

     因為阿甘在中國沒有展現出他的籃球才華,反而是到了美國後,一點點被培養發掘了出來。

     甘國陽的高中、大學經曆,讓他獲得了很多美國球迷的好感。

     美國本來就是個多種族、多民族的移民國家,大家往上數幾輩,老家都不是美洲的,所以誰也别說誰。

     阿甘雖然不是美籍,可他是正兒八經美國籃球體系培養出來的。

     也就是所謂的“有根”,他的籃球之根在美國。

     這和在歐洲成長,然後到美國來打球的運動員是不一樣的。

     總之,在總決賽開始之前,關于開拓者和阿甘的讨論達到了一個高峰。

     大家似乎完全不在意開拓者在總決賽要面對的對手——華盛頓子彈。

     6月5号,華盛頓子彈在殘酷的搶七大戰中熬死了波士頓凱爾特人,大比分4:3戰勝綠軍,曆史第五次殺入總決賽。

     子彈隊半決賽、東部決賽全都搶七勝出,突出體現了他們的籃球哲學:用防守煎熬對手,也煎熬自己,看誰熬的過誰。

     這支老弱病殘,高矮胖瘦齊全的球隊,在迪克-莫塔和韋斯-昂塞爾德的鞭打、壓榨下,挖掘出了罕見的能量。

     他們不被看好很正常,因為他們這種勉強殺入總決賽的狀态看起來太像1979年的子彈了。

     當時子彈半決賽和東部決賽就打了兩個搶七,比賽打得非常艱苦且醜陋,他們在東決一度1:3落後馬刺。

     最終油盡燈枯的他們在總決賽被超音速紳士橫掃,韋斯-昂塞爾德也達成了四次總決賽,5勝15負的“輝煌”戰績。

     如今昂塞爾德加上他的老師迪克-莫塔,用70年代的籃球方式,靠着醜陋的防守,簡單粗暴的前場籃闆,再度磨進了總決賽。

     這樣的比賽哲學,和“先進”,“引領時代”的開拓者相比,顯然有些不太夠看。

     連洛杉矶湖人都無法在開拓者手上走完7個回合,更何況拼拼湊湊,強弩之末的子彈隊? 不過在總決賽開始之前,看好子彈的球迷不多,支持子彈的球迷卻不少。

     因為子彈能走到這一步相當勵志,如果他們奪冠,堪稱NBA版英雄本色。

     老帥迪克-莫塔剛剛失業,在達拉斯多年辛苦耕耘毀于一旦,隻能二進宮回子彈做助理教練,輔佐曾經的弟子昂塞爾德。

     子彈在賽季初的成績并不好,一度掉到倒數,昂塞爾德臨危受命,中途接手子彈。

     他第一次做教練,沒有任何經驗。

     查爾斯-巴克利作為84新秀的一員,始終比甘國陽、喬丹、奧拉朱旺低一頭。

     他肥壯的身材讓他像個醜角,他受到的往往不是崇拜,而是球迷的調侃和嘲笑。

     摩西-馬龍曾經輝煌過,但1983年之後他就跟着76人、J博士一道迅速滑落,失去了冠軍競争力。

     他還在中鋒的巅峰年齡,遭到了各方的質疑,認為他的打法太依賴身體,身體稍有下滑立刻就不行了。

     伯納德-金大傷,休息了一年半時間,康複後打了四場立刻被紐約尼克斯抛棄。

     尼克斯不相信他還能東山再起,帕特裡克-尤因不想和過氣的老大一起合作。

     蒙克利夫在賽季中途交易過來,他已經從場均20+5+5的全明星、最佳防守球員,變成了10+3的角色球員。

     他整個職業生涯一直被低估,一直被76人、凱爾特人壓制,從未進入過總決賽,從未在最高舞台展現過自己。

     還有他們的替補席,被認為陰險狡詐的裡克-馬洪,個子最高的波爾,個子最矮的博格斯,都是聯盟中的奇行種。

     總之,子彈能進入總決賽已經是一個奇迹,賽季開始前沒有人想到這個球隊能闖出名堂來。

     無論外界如何不看好,子彈隊内充滿了信心,走到總決賽舞台,沒有人會不想拿總冠軍。

     尤其對巴克利,對伯納德-金,對馬努特-波爾,沒有什麼比擊敗阿甘拿到冠軍更美妙的事了。

     不過,《英雄本色》本質上還是一部悲劇,關于英雄的悲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