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半個核心

首頁
    阿奎爾,布萊克曼,德裡克-哈珀,外線的三杆槍連續發炮,首節打了開拓者一個32:24,領先8分。

     在防守端,小牛毫不猶豫的對甘國陽進行三人包夾,阿奎爾、蘭比斯、鮑維三個人阻止甘國陽出手。

     甘國陽在第一節7中2隻拿到6分,沒有了甘國陽在進攻端的高效,開拓者的進攻效率立刻坍塌一角。

     第二節,開拓者的進攻依舊沒有起色,在季後賽的舞台,當你内線打不開時,外線大概率也是投不開的。

     這是1988年不是2018年,開拓者作為聯盟戰術思想最先鋒的球隊,他們依舊不能脫離時代的禁锢。

     他們還是需要内線來帶動外線,當内線打開以後,吸引足夠多的防守注意力,外線再獲得機會開炮。

     而外線先投開,然後給内線創造足夠多機會的模式,要等20年才會出現。

     上半場甘國陽11投5中,命中率低于50%,這對甘國陽和開拓者而言實在太低了。

     但德雷克斯勒的命中率更低,10投3中,隻得到8分,三分球2投0中,小牛完全把他放空。

     德雷克斯勒在常規賽可以作為一個核心,但在季後賽,因為投射能力不合格,德雷克斯勒的作用是下滑的。

     小牛在防守端對付德雷克斯勒就一招——放投不放突,然後薩姆-鮑維在籃下還能分心護筐。

     德雷克斯勒抱怨自己沒有被當做第二核心,然而在隊内氛圍一向公平的開拓者,如果他有作為絕對第二核心的能力,大家不可能不把他當做第二核心看待。

     傑克-拉姆齊的心裡非常清楚,德雷克斯勒隻能算半個核心球員。

     如果開拓者沒有德雷克斯勒,在阿甘的帶領下,依舊可以打進西決。

     如果西部沒有湖人這樣的超級球隊,開拓者能有七成把握打進總決賽。

     可如果沒有阿甘,讓德雷克斯勒帶隊,如今的陣容他們隻能首輪遊。

     在針尖對麥芒的強硬季後賽對抗中,德雷克斯勒作為外線頭号球員,面對高強度防守的陣地戰解題能力是不及格的。

     不僅僅是投籃水平不夠穩定,他的突破也缺少變化。

     一些技術細節太過于粗糙,并且非常依賴速度和沖擊力。

     面對三秒區有薩姆-鮑維這樣的大個子,德雷克斯勒就會打得很掙紮。

     首輪打火箭,德雷克斯勒就表現平平,火箭内線有奧拉朱旺。

     之前兩個冠軍賽季,德雷克斯勒也是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多。

     經常是甘國陽在前面氣力哐啷一頓亂揍,把對手打得七零八落了。

     這時候德雷克斯勒就會跑出來收拾殘局,這家夥殘局能力還是很強的。

     比如對陣活塞,甘國陽一頓打,把自己和對手主力都打下去,這時候德雷克斯勒發揮的機會就到了。

     一旦不是殘局,雙方都嚴陣以待,德雷克斯勒鑽空子的機會就少了很多,他的價值更多體現在籃闆、組織、搶斷等輔助工作上。

     到了第三節,小牛方面似乎預知到甘國陽在這一節會複蘇,他們也是挨打挨出經驗了。

     這一節幹脆,四人包夾!鮑維、蘭比斯、哈珀、阿奎爾,四個人圍獵一個。

     哪怕外線放空了讓開拓者投中好幾個三分球,小牛依舊不改變防守策略。

     他們的思路很明确,就是不讓阿甘得分,有能耐其他人你打死我。

     第三節開始逐漸追上了比分,可是堅持四人包夾的小牛,在進攻端同樣表現出色。

     小牛是全聯盟三分出手數第二多的球隊,僅此于波特蘭開拓者。

     而且小牛将比賽節奏提的飛快,不讓開拓者打出慢節奏的陣地戰。

     開拓者進攻和防守全都被壓制,節奏被牽着鼻子走。

     最終他們在主場116:108,8分的差距輸掉了比賽。

     其實局面比8分要難看,因為開拓者從頭到尾沒有翻過身來。

     小牛将大比分扳平,1:1,形勢對開拓者而言,很是嚴峻。

     甘國陽在第一場打出了狀态,但他的隊友們顯然還沒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