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領袖

首頁
    第四個賽季,甘國陽已經是開拓者當之無愧的領袖人物,他不是傳統意義上所謂的球隊老大,而是更像一個大家長。

     雖然才24歲,可他深谙人的心理,知道怎麼管理一群問題兒童。

     他的第一條原則就是永遠以身作則,而不是靠嘴巴放大話。

     在球隊任何事情,無論場内還是場外,甘國陽都是一口唾沫一個釘,言出必踐。

     遇到事情永遠第一個扛,絕對不甩鍋隊友。

     吹的牛皮一定會實現,而不是過段時間忘了,再換個說法。

     對待隊友,從來是先嚴格要求自己,再嚴格要求他人。

     他讓别人做到100分,自己會先做到120分,并且鼓勵為主,極少打壓、霸淩他人。

     作為球隊老大,場上誰被欺負了,他如同雄獅一般,會第一個給隊友出頭。

     其它隊都是給老大找打手,而他是全隊的打手,保護了整個開拓者。

     加上無與倫比的賽場表現,甘國陽在球隊的威信甚至超越拉姆齊和老闆溫伯格。

     更衣室裡四個人吵架,甘國陽如果進來把四個人都臭罵一頓,大家都不會說什麼。

     可甘國陽沒有這麼做,他将四個人輪番叫進淋浴間,水嘩啦啦的流,沒有人能聽見裡面在說什麼。

     德雷克斯勒先出來,接着是波特,然後是柯西,最後是範德維奇。

     長的十分鐘,短的五分鐘,出來之後四個人不再争吵,恢複了正常,大家收拾東西,該回家的回家,該去加練的加練。

     甘國陽最後離開更衣室,他在淋浴間裡快洗秃噜皮了。

     他不準備回家,他拉着貝爾曼還要在場上加練半個小時的三分和罰球。

     貝爾曼對甘國陽說了什麼感到很好奇。

     他一邊幫甘國陽撿球,一邊問道: “桑尼,你和他們說了什麼?” “沒說什麼,我更多是聽他們在說。

    ” “聽他們在說?” “有時候聽比說更重要,當你聽明白他們的想法時,你就知道問題在哪裡,該怎麼做了。

    ” “那你準備怎麼做?現在球隊開始有矛盾了,職業球隊和大學還是不一樣,拿了冠軍大家都要分享勝利果實。

    更多的錢,更多的球權,更多的關注。

    但你知道,球隻有一個,錢有工資帽,關注的焦點也有限……” “球确實隻有一個,但我會好好教他們怎麼打球,如果他們不想按照傑克博士的思路去打,可以換一個球隊施展他們的才華。

    ” 說着,甘國陽投中了一個三分。

     紀念體育館場上已經空無一人,隻剩下甘國陽和貝爾曼,工作人員留了一盞燈照亮半場的球筐。

     貝爾曼跑去幫甘國陽撿球,他拿着球,站在場邊,看着甘國陽站在三分線外,黑暗中光束打到他身上。

     他叉着腰,看起來偉岸又孤獨。

     —— 時間進入12月份,開拓者隊發生了一件意外。

     範德維奇在訓練中背部突然劇烈疼痛和痙攣,經醫生檢查他的背部傷病已經很嚴重,必須休戰進行治療。

     範德維奇打不了,柯西自然而然的來到首發位置。

     于是,範德維奇和柯西的首發之争告一段落。

     不過兩人之間的争鬥還是讓主教練傑克-拉姆齊感到心力交瘁。

     在60、70年代教練最大的時代,從來都是教練讓誰坐闆凳,誰就要無條件服從,哪怕你是頭牌巨星。

     現在球員們的脾氣越來越大,因為首發關乎數據,關于曝光度,關乎合同,牽扯越來越多,教練也越來越難做。

     而德雷克斯勒和波特之間的矛盾,随着球權的重新分配,也逐漸得到了化解。

     在拉姆齊的傳統架構中,都是控球後衛進行進攻組織,控球過半場,得分後衛負責跑位、進攻、出手。

     而波特控球的情況下,第一目标都是找甘國陽,打陣地戰,德雷克斯勒自然有所抱怨。

     在之後的比賽中,甘國陽将一些陣地戰控球、組織權交給德雷克斯勒,讓波特去跑無球,甘國陽直接和德雷克斯勒做持球配合。

     同時,甘國陽将快攻反擊的權力都收歸己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