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 漫長的複仇

首頁
    ,他們的征程尚未結束。

     魔術師約翰遜同意萊利的觀點,但他知道萊利離開是必然,萊利已經失去了球員們的支持,甚至跟傑裡-韋斯特的關系也受到了影響。

     韋斯特陷入了對開拓者極大的恐懼中,他有綠軍PTSD,如今看到一個新的比爾-拉塞爾和凱爾特人崛起,韋斯特無法再忍耐球隊不斷輸給開拓者。

     韋斯特認為萊利浪費了湖人陣容的天賦,他過于情緒化的執教在面對波特蘭時讓球隊缺乏韌性,陷入了負面情緒的黑洞中。

     而萊利認為韋斯特沒有重視球隊内線的建設,1986年沒有拿下沃頓,1987年沒有交易到詹姆斯-唐納森,韋斯特忽略了波特蘭的威脅。

     不過很多年後他們言歸于好,并承認當時的情況是沒有辦法的,阿甘是超越時代的人。

     帕特-萊利正式宣布辭職那天,拉裡-伯德感到一絲自己也無法解釋的悲傷。

     其中一部分來自于兩個世仇球隊連續兩年在總決賽相遇的羁絆。

     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這種羁絆從1986-1987年開始消失,再不會回來。

     在洛杉矶湖人輸掉西部決賽後三天,波士頓凱爾特人在波士頓花園球館輸掉了和底特律活塞的搶七大戰。

     這是一輪肮髒、疲憊,令人身心俱疲的系列賽,活塞隊用七場比賽拖垮了波士頓人,拖垮了伯德、麥克海爾和帕裡什。

     蘭比爾在系列賽中幾乎要殺死伯德,第七場擊敗凱爾特人後,他得意洋洋的朝着全場球迷鞠躬,慶祝勝利。

     凱爾特人失去了進入總決賽向波特蘭開拓者發起複仇的機會——實際上伯德知道,就算進入總決賽,他們也很難是開拓者的對手。

     底特律人欣喜若狂,通過一系列交易、選秀和球隊建設,他們迅速崛起,在東部挑戰了凱爾特人的王權,拿下東部冠軍。

     約翰遜和伯德都失敗了,接連被新的挑戰者擊敗,屬于他們的時代正迅速落下帷幕。

     但在這次失敗後,他們兩人的關系卻變得更親近。

     在1984年、1985年總決賽結束後,匡威想讓他們合作拍攝廣告。

     得到的答複是“想都别想”,兩個人都異常堅定,将對方視若仇敵。

     這次失敗讓他們明白,這種仇視毫無意義,賽場上的争奪終究要結束要散場的。

     約翰遜同意了廣告的拍攝,他前往印第安納伯德的家中做客,伯德媽媽、哥哥熱情接待了他。

     令約翰遜驚訝的是,伯德媽媽是伊賽亞-托馬斯的鐵杆球迷,哪怕活塞在東部決賽擊敗了她兒子,她依舊熱愛托馬斯。

     約翰遜意識到,球場上的仇恨沒有那麼重要,籃球隻是籃球,他和伯德傾心交談,發現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能談得來。

     他們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開始了一段漫長的友誼。

     而帕特-萊利在略作休整後,在1987年夏天做出重要決定——他要前往南海岸,參與到聯盟新球隊的建設中。

     邀請他的人正是波特蘭開拓者曾經的總經理,斯圖-茵曼,後來一同前往的還有開拓者的營銷副總裁斯波爾斯特拉。

     萊利開始了針對波特蘭開拓者的複仇,一場漫長的複仇。

    】 ————2003年出版,傑基-麥克馬倫編著《WhentheGamewasOurs》,節選。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