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無可救藥

首頁
    【1986年12月,股票成為聖誕襪裡的禮物,讓很多忠實的凱爾特人球迷嘗到了當家做主的滋味。

     盡管代價是短短一周時間内,将近四分之一的股票資産縮水,以及凱爾特人在12月末的連續失利。

     但凱爾特人球迷依舊非常快樂,他們認為伯德、帕裡什、麥克海爾、DJ、安吉仍然處于巅峰狀态。

     人們有一種感覺,凱爾特人會在1987年一雪前恥,重奪總冠軍,并在接下來幾年繼續統治聯盟,就和1960年代一樣。

     而且這一次和1960年代不同,他們有錢了,非常有錢。

     但傷病很快讓這支球隊遭受了損失,馬奎斯-約翰遜因為脖子的傷病,新賽季隻打了十場就高挂免戰牌。

     另外一位老将斯科特-魏德曼腳跟受傷,隻打了六場比賽,這讓凱爾特人原本厚實的鋒線一下子有些捉襟見肘。

     後來凱文-麥克海爾也受傷了,他的腳舟骨骨折,但他堅持比賽,這讓他良好的狀态受到了影響。

     在這裡不得不提起1986年的2号簽,這原本是凱爾特人從亨德森的交易中得到的報酬,是一次經典的“奧爾巴赫式打劫”。

     不過在馬奎斯-約翰遜的交易中它被送去了快船,這一度讓奧爾巴赫非常懊惱,他原本可以用這支簽拿下拜亞斯。

     拜亞斯的死讓人心驚,也并沒有讓錯過2号簽的奧爾巴赫好受一些,因為這樣一個天才的死亡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是聯盟的巨大損失。

     奧爾巴赫并不認為凱爾特人躲過一劫,相反他感到迷惘,混亂,不知所措,對當下的局勢一頭霧水,心想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奧爾巴赫對财大氣粗的大鳄式老闆,代表球員進行談判的經紀人,特立獨行不聽指揮的球員,越來越誇張的長期合同,無處不在的球員工會,以及工資帽、賽場增加一名裁判、三分球、過度依賴視頻執教、眼花缭亂的市場營銷,還有原本隻有3名成員的凱爾特人辦公室人數爆炸增長到25人等等等等,都感到茫然。

     1986年總決賽的失敗像是一個預兆,各方面明明完美無缺的凱爾特人還是倒在了年輕,看似到處都是漏洞的波特蘭開拓者手下。

     那一刻奧爾巴赫可能預感到了什麼,他開始和球隊保持距離,對球隊的各種事務持中立态度,而不是像過去專斷獨行,這完全不是他的風格。

     顯然,随着1986年的大潰敗,奧爾巴赫靈魂中的一部分被帶走,并且再也不會回來,這是一場慘痛的失利。

     而到了1987年,馬奎斯-約翰遜15個月大的兒子在洛杉矶家中的泳池中意外溺亡,這一悲劇讓馬奎斯-約翰遜徹底崩潰,他無法再全情投入到争奪冠軍的比賽當中。

     他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同時預示着凱爾特人一系列厄運的開始。

    】 ————1994年出版,丹-肖尼西著瑞德-奧爾巴赫傳記《SeeingRed》,節選。

     開拓者今晚面對的是一個陣容殘破的凱爾特人,馬奎斯-約翰遜在頸部受傷後,從11月開始一直缺席到現在。

     沒有了這個明星第六人,凱爾特人在人員輪轉上立刻變得捉襟見肘,尤其是老将魏德曼也受傷,這讓伯德和麥克海爾的壓力變得非常大。

     在替補席他們隻有傑裡-西西廷、弗雷德-羅伯茨這類,場均隻能拿個幾分,貢獻幾個可憐助攻、籃闆的角色球員。

     凱爾特人因為種種原因,依舊擁有着聯盟比率最高的白人球員數量。

     他們目前核心輪換陣容中,隻有兩名黑人球員,剩下五個都是白人,這在越來越黑,越來越快的NBA是絕無僅有的。

     這導緻凱爾特人在身體對抗和速度上越來越跟不上趟,他們能依靠的隻有技巧、團隊配合,堅強的戰鬥意志。

     以及,壓榨他們核心球員的最後那點潛力。

     29歲的凱文-麥克海爾在常規賽打出了職業生涯的最佳表現,他的場均得分和命中率來到了職業生涯的頂峰。

     尤其是他的投籃命中率,在場均拿下27分的情況下,他的命中率高達百分之六十,這是一個相當誇張的命中率。

     有多誇張呢?和甘國陽的命中率是一樣的。

     雖然甘國陽的場均得分比他高十多分吧。

     本賽季場均得分在20分以上,同時擁有59%以上命中率的球員隻有三個人。

     一個是甘國陽,一個是凱文-麥克海爾,一個是查爾斯-巴克利。

     如果把得分範圍縮小到25分,巴克利被排除,至于30分以上,自然隻有阿甘了。

     甘國陽的高命中率得益于他無敵的低位單打,和巴克利一樣,背身拿到球,對手基本就沒轍了。

     他們兩人都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