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帶過最差的一屆

首頁
    時間進入九月份,距離總決賽已經過去3個月,1986年總冠軍的熱度逐漸冷卻,開始成為波特蘭人的美好回憶。

     各支球隊都開始為1986-1987賽季做準備,自由市場上各種交易、簽約層出不窮,強隊補強,弱隊重新整理結構,在新賽季還沒開始前,每個球隊看起來都有光明的未來。

     在一衆簽約、交易中,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一筆交易來自于底特律活塞和猶他爵士,活塞送出了他們的明星小前鋒特裡普卡加上肯特-本森,從猶他爵士換來了單打王阿德裡安-丹特利。

     這是一次明星小前鋒之間的互換,活塞和爵士都對自己目前的現狀不滿,幹脆換一換同位置的得分手,看看能不能起到樹挪死人挪活的效果。

     查克-戴利對丹特利垂涎已久,在他試圖構建的防禦體系中,丹特利的造罰球能力至關重要,因為大量罰球可以有效拖慢對手的進攻節奏。

     同時丹特利的低位進攻是活塞隊急缺的,丹特利的到來可以有效豐富活塞隊的進攻層次,讓他們在陣地戰中有更多克敵制勝的手段。

     活塞隊還在1986年選秀大會上挑中了一個新人小前鋒丹尼斯-羅德曼,戴利認為他可以取代丹特利的位置,在防守端做貢獻。

     而爵士隊在擁有卡爾-馬龍後,決心以馬龍為核心構建新的攻防體系,丹特利這種占據大量低位空間的前鋒就顯得格格不入了。

     而且丹特利的訓練、比賽态度不是很令人滿意,爵士隊擔心他會帶壞年輕的卡爾-馬龍,幹脆将他交易換來打法更靠外的特裡普卡。

     兩個球隊算得上是資源互換,各取所需。

     另外一筆重磅交易發生在更早一些時候,斯圖-茵曼在波特蘭并非完全無所事事,他在西北地區的人脈,以及和西雅圖方面緊密的聯系,讓他在傑克-希克瑪的交易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希克瑪這位在西雅圖效力9年的冠軍中鋒,在結束了糟糕的1985-1986賽季後,決定離開翡翠之城,去一個能沖擊總冠軍的地方。

     希克瑪雖然不是聯盟頂尖的中鋒,但他在西雅圖地區深受人們的喜愛,超音速從來沒想過要交易這位中鋒,他們的總經理甚至表示:哪怕讓瑪麗蓮-夢露在我卧室裡複活,我也不會交易希克瑪。

     瑪麗蓮-夢露不會複活,超音速不想交易希克瑪,可是希克瑪卻想離開了。

     今年已經31歲的他職業生涯開始步入晚期,他還想再品嘗一次總冠軍的滋味。

     在醫療條件還不夠發達的80年代,30歲往往是球員的身體狀态分水嶺。

     當初鮑勃-蘭尼爾被送到雄鹿時也才31歲,但膝蓋已經破爛不堪。

     但一個半殘廢的蘭尼爾還是讓雄鹿過掉了凱爾特人,如今尼爾森需要新的強力内線。

     希克瑪被交易意味着1979年那支冠軍超音速的所有成員全部離開。

     西雅圖人的一段曆史結束了,他們将進入新的階段,期待着新的球隊救世主到來,就像10年前迎接希克瑪等人一樣。

     除了這兩筆顯眼的大交易外,其它各種縫縫補補的小簽約、小交易也時不時冒出來吸引一下眼球。

     這些交易目前看來不起眼,但因為其中涉及到大量未來選秀權的歸屬,很多年後回頭看會發現對聯盟格局産生了很大影響。

     洛杉矶湖人隊在9月份做出了一筆重要交易,在庫布裡克決定退役後,傑裡-韋斯特将科特-蘭比斯和一個選秀權送到聖安東尼奧馬刺,得到了馬刺在第二輪選中的7尺中鋒,凱文-達克沃斯。

     湖人在考慮為賈巴爾找接班人的問題。

     火箭雙塔和甘國陽的崛起讓賈巴爾顯得如此蒼老,湖人内線薄弱的問題被放到了台面上。

     自從擁有賈巴爾後,湖人每年夏天都在為賈巴爾尋找替補和保镖型搭檔。

     湖人偏愛那種在其它球隊成名的内線,他們對自己培養大個子興趣不大,直接簽成品、半成品就是了。

     例如吉姆-麥克丹尼爾斯,科米特-華盛頓,詹姆斯-愛德華茲,戴夫-羅比斯,吉姆-瓊恩斯,鮑勃-麥卡杜,莫裡斯-盧卡斯等等。

     這些球員沒有一個是湖人自己培養的,都是在其它球隊打出名堂,是實力球員,全明星,甚至常規賽MVP,過氣後被湖人吸引到加州洛杉矶,成為賈巴爾的替補和好搭檔。

     甚至賈巴爾也不是湖人自己培養的,還有張伯倫,都是從别的球隊挖來的。

     這也是湖人長久以來構建核心陣容的準則:外線自己養,内線出去搶。

     凱文-達克沃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