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本性暴露

首頁
    【1986年4月20日的那場比賽,是邁克爾-喬丹向芝加哥公牛隊管理層傳達的一條訊息,公牛老闆萊茵斯多夫說,“從那場比賽開始起,我們才意識到邁克爾到底有多偉大。

    ” 對于喬丹個人而言,那場比賽也标志着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多年以後再回首,喬丹說道:“直到那個時候,還有許多媒體人士表示,他雖好,但還不足以與魔術師約翰遜和拉裡-伯德相提并論。

    ” “我赢得了拉裡-伯德的尊敬——對我而言,這讓我知道我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不是因為我得了多少分,而是因為最後我們輸掉了比賽。

    那場比賽的精彩鏡頭是很好看,但是也沒有多少意思,因為我輸了,而他賽後那句話是我得到的最大贊譽。

    ” “當然,同一天桑尼拿了40分42個籃闆球,這家夥總是這樣,喜歡出風頭,不管幹嘛都要搶在我前面。

    ”喬丹最後笑着提到了阿甘。

     那是他始終不得不面對的人物,那一年阿甘在開拓者譜寫他的傳奇了,而邁克爾還在苦苦追趕和掙紮。

    】 ————2016年出版,羅蘭-拉贊比撰寫喬丹傳記《MichaelJordan:TheLife》,節選。

     拉裡-伯德則在4月20号的比賽結束後,說出了可能是他這輩子說過最肉麻的恭維話,“今晚上帝假扮成了邁克爾-喬丹。

    ” 當然,很快西海岸波特蘭的比賽結束以後就有人開始調侃,“上帝不僅假扮成了邁克爾,他還趕場去假扮了甘。

    ” 反正今天晚上上帝很忙。

     這兩場比賽讓美國籃球屆進一步認識了這兩位超級新星,兩人雖然擁有巨大的人氣,但同時也受到不少非議。

     這源自于他們個性化的打球方式和與衆不同的穿着打扮,他們的所作所為一直在挑戰着傳統籃球人士的神經。

     雖然人們常說數據不重要,勝利是最重要的,但這樣說的前提一般是:你的數據還沒重要到超越勝負的地步。

     有些數據是可以超越勝負的,因為很多年後人們會忘記比賽的勝利和失敗,隻記得英雄人物在舞台上的表演。

     就像威爾特-張伯倫的那場100分,早已超越了那場比賽本身,成為一個象征。

     兩個年輕人各自在東西海岸引發了一場球場台風,但他們本身對數據并不是很在意,賽後都非常的平淡。

     喬丹對媒體說:“63分還不錯,但我們輸了,所以沒什麼意義。

    ” 輸掉比賽的喬丹還是很沮喪的,球迷和曆史會記得他的63分,但他自己更想要勝利。

     甘國陽說:“42個籃闆,說明我們今晚投丢了太多球,下一場要改改。

    ” 拿到勝利的甘國陽一如既往的得了便宜還要賣乖。

     喬丹打完比賽以後,帶着一絲失落回到了芝加哥,全力準備第三場比賽。

     這一場63分他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他無需再像球隊管理層證明什麼,他隻想赢下一場比賽。

     第二天,兩人都投入到了訓練之中,對上一場的精彩表現沒有任何表示,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到了晚上,甘國陽和喬丹通了電話,在電話裡兩人才可以說一些不能再媒體跟前說的話。

     “你為什麼隻拿63分,你應該拿70分!70分你們就赢了!” “我拿了63分,你就要拿42個籃闆來搶我的風頭是嗎?法克鱿桑尼。

    ” “我隻是為了赢球,今晚我們的投籃感覺不好,保護住籃闆我們才順利拿下的。

    ” “你放屁,我了解你桑尼,如果今晚我慘敗,你是不會拿42個籃闆的。

    ” “伱今晚要是慘敗,也不會接我電話的!下一場回芝加哥你一定要赢一場。

    我告訴你,不要和波士頓人打快,你要控球把節奏壓下來。

    我打賭凱爾特人一定會包夾你阻止你接球,你拿63分,肯定讓拉裡他們氣瘋了!所以你要調動他們,傳球。

    不要讓凱爾-梅西這種缺少攻擊力的球員上,喬治-格文也不行,讓約翰-帕克森打。

    ” “你在教我打球?” “廢話,我教你打球怎麼了?我知道怎麼打凱爾特人,還有湯普森知道怎麼防守凱文-麥克海爾,我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兩人在電話裡聊天,甘國陽不停指導喬丹第三場怎麼打才能有機會赢下一場。

     因為現在有一點是明牌的:凱爾特人一定會瘋狂包夾喬丹,不讓喬丹接球。

     所以第三場的關鍵就是喬丹如何利用好自己的防守吸引力人,在主場讓隊友打開,然後自己最後收比賽。

     喬丹知道這一點,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