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要能搞定阿甘,那我現在應該在波特蘭而不是達拉斯。
經過一個賽季的被蹂躏,加上刻苦的訓練,以及迪克-莫塔的悉心指導,鮑維知道自己沒辦法搞定阿甘,但他也不再害怕和阿甘對位。
哪怕被阿甘拿四十分,鮑維也要努力給他造成麻煩,好讓球隊獲取一場勝利。
晚上7點半,在開場儀式結束後,雙方的比賽正式開始。
團聚體育館的噪音比常規賽起碼高10個分貝,還沒有跳球,球員們就能感覺耳朵裡嗡嗡響。
據說在NBA打的時間久了,多多少少會有點耳聾,就和造船廠的工人一樣,都是被現場的噪音給震的。
鮑維帶着堅定的信念站上中圈和阿甘跳球,并在争球中率先碰到皮球,由小牛開始第一次進攻。
小牛開場後進攻打得異常明确:打外線,不要往裡打,躲開甘國陽這個點,讓布萊克曼和傑-文森特主導進攻。
這是之前被很多球隊,尤其是湖人隊反複驗證的真理,躲着阿甘比正面去挑戰他效果更好,畢竟阿甘隻有一個,他不會影分身。
開局,有主場氣勢加成的小牛隊很快取得了2:8的領先,文森特、布萊克曼連續得分,布萊克曼還造成了甘國陽内線的一次防守犯規。
這球甘國陽大帽布萊克曼的上籃,明明是一個好球,結果裁判卻吹了甘國陽打手犯規。
電視直播回看了兩次,這球是個好帽,可那時候裁判不看回放,而且第一節不會随便更改判罰。
在客場甘國陽上來就吃了個啞巴虧,也許聯盟不想看到這輪系列賽這麼快就結束吧。
傑克-拉姆齊氣得在場邊沖裁判發火,甘國陽過去安撫拉姆齊,說自己沒問題,第一節不會再犯規。
拉姆齊這才收住火氣,沒給球隊弄個技術犯規,那就又要送一分了。
70、80年代沒有零容忍規則,裁判對技術犯規的吹罰比較克制,有時候球員沖着裁判大吼都快要打裁判了,裁判都不一定會吹技術犯規或者把球員罰出去,那時候的球場風氣就是如此。
第一節小牛隊打得氣勢如虹,連續的反擊,外線跳投,默契的配合加上果斷的出手,将開拓者牢牢壓制住。
小牛在場上的陣容是當時少見的一大四小,中鋒鮑維,前鋒阿奎爾和文森特,後場布萊克曼和戴維斯。
這套陣容進攻端靈活、快速,四名球員都有外線出手的能力,布萊克曼、阿奎爾、文森特都有場均20分的水平,火力非常強大。
這樣的陣容問題當然出在防守上,鮑維可以應對大部分情況,但面對阿甘他無能為力,沒有一個強力大前鋒輔助,一對一防守甘國陽他很吃力。
第一場、第二場小牛完全被甘國陽給打穿,60多接近70的命中率在内線拿分,換誰來都吃不消。
雖然阿奎爾也打穿了範德維奇,可一到第四節開拓者就讓甘國陽主防阿奎爾,阿奎爾的進攻效率直線下降。
第二場最後時刻就是這麼輸的,王牌拼不過,其他球員也不占優,這時候小牛能依靠就是戰術和士氣了。
第一節進行到第六分鐘,甘國陽竟然還沒有得分,他的兩次出手都沒有命中——不僅因為手感不佳,還因為每當他拿球的時候,幾乎都有三個人圍着他。
小牛不是簡單的包夾阿甘,而是采用湖人阿甘法則中的策略——擦邊非法防守,提前對甘國陽進行布控圍捕。
其中圍捕的關鍵就是鮑維,他一改常規賽和前兩場的死貼策略,死纏爛打對甘國陽效果并不好,他打法太靈活了。
相反,鮑維成為了“注意力分散”的那一個,他在防守時會将自己的站位固定在三秒區附近,甭管甘國陽在不在附近,他都會盡量留在中路通道上,目的是阻止開拓者其他球員接球沖擊籃下。
同時,小牛隊的鋒線阿奎爾、文森特,科特-尼姆菲尤斯會随時丢掉自己的對位人來全力防守阿甘。
說白了,鮑維用五成注意力盯甘國陽,隊友丢掉自己的對位人去協防甘國陽,然後鮑維用剩下的五成注意力對付隊友丢掉的對位人。
而要進行這樣的防守,提前包夾是不可避免的,鮑維盡量站在三秒區和周邊,也是明顯的區域防守,是違規的。
但第一節裁判僅吹了小牛一次非法防守,小牛見狀變本加厲,将這套體系用的越來越純熟,首節他們打了開拓者一個21:29,半場結束,小牛50:61領先開拓者11分!
薩姆-鮑維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雖然甘國陽半場還是得到11分,但小牛的防守穩住了。
拉姆齊在第二節中段終于忍耐不住,沖着裁判大吼,說小牛隊一直在非法防守。
這次主裁判沒有放過拉姆齊,給了傑克博士一個技術犯規,給了小牛一次罰球。
甘國陽又将拉姆齊拉回了替補席,讓他不要着急,博士瞪了甘國陽一眼:“你還不着急?你快要沒衣服穿了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