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n hk

首頁
    ,部分原因就是甘國陽屬于小尺寸内線,去年隻有6尺9,今年好容易長到6尺10了,還沒有對方的大前鋒高。

     這是進入大學以及職業聯賽後,甘國陽要面臨的挑戰,他會經常遇到比他更加高大的球員,高中時的一覽衆山小是不存在了。

     而他的武器,是速度、爆發,以及技巧。

     還有甘國陽的那雙長臂、大手和寬肩,他的有效身高比很多内線要高。

     比賽剛開始,鬥牛犬就開啟了速度戰,跳球得手的甘國陽快下到籃下低位,斯托克頓的傳球精準、快速。

     接到球的甘國陽運球一頂,翻身跳投試手感,球沒有命中。

     這球他出手很快,不過格雷還是盡力幹擾到了甘國陽。

     UCLA的球權,他們拿到球立刻将速度降了下來,開始投入到陣地進攻。

     UCLA以約翰-伍登的UCLA體系而聞名,這不是幾個或者幾十個戰術套路,而是一整套關于籃球進攻的哲學和原則,它讓UCLA制霸了全美十幾年。

     不過伍登的繼任者們似乎都沒有領會到UCLA體系的精髓,或者UCLA體系在球員變得更高、更快、更強的80年代,有些地方已經落伍需要改進了。

     總之,在UCLA反反複複的傳導球中,鬥牛犬的防守并沒有被撕破。

     因為鬥牛犬的防守堅持一個原則:三秒區交給阿甘,其他人盡可能堅守崗位,加上球員們很強的體能,這讓鬥牛犬的防線韌度非常強。

     而在進攻端,甘國陽開始向衆人展示他的新技能。

     在兩次翻身跳投沒有命中後,甘國陽不再去低位。

     他拉到了側翼45的位置給斯托克頓做擋拆,擋完後順下接球。

     UCLA設置了兩道防線,萊特跟随,三秒區裡格雷在等着。

     以甘國陽的爆發,他可以沖入内線隔着格雷來一個暴扣或者強行上籃,但也有可能被格雷和萊特夾擊,錯失得分機會。

     格雷嚴陣以待,萊特緊緊貼住,甘國陽卻沒有運球往裡走,而是朝着底線方向運了兩步,接着一個UCLA球迷再熟悉不過的動作——單腳跳勾手出手! 球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空心落入了網中。

     格雷站在籃下一動沒動,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而萊特想要幹擾,卻沒跟上甘國陽的腳步,就算跟上了,這種大勾手,左臂格擋,右手高舉,哪怕甘國陽6尺10伱也是幹擾不到的。

     輕松勾中兩分,現場球迷和UCLA球員以為是個意外,畢竟大勾手這項技術大部分球員都會,但沒有人像賈巴爾那樣用的爐火純青,成為常規得分手段。

     可接下來,甘國陽就用擋拆後内切大勾手這一招,連續在UCLA的三秒區外得分。

     他不僅右側可以右手勾,左側也能用左手勾。

     擋拆後順下接球勾,面框持球往裡突,突然調整腳步向外接勾手。

     連着拿了10分,打得UCLA兩個高大的内線摸不着頭腦。

     法瑪爾教練在場邊氣得直罵人,呵斥格雷和萊特,到底是怎麼防的。

     格雷和萊特感覺很無辜,要不你來防試試?跟又跟不上,蓋還蓋不着的,進不進全看他的手感。

     法瑪爾不得不叫暫停調整防守。

     下場時,雷吉-米勒沖着甘國陽大喊:“甘,你要向UCLA和賈巴爾交版權費!” 甘國陽回道:“你放屁,賈巴爾的是skyhook,我的是Movehook!” Movehook,甘國陽自創的“移動中勾手”,别人往籃下是突破上籃,他卻在靠近籃筐,但又沒那麼近的時候勾手出手,讓防守人難以防禦。

     同時又不同于一般的勾手,像賈巴爾的skyhook大部分背身接球,運球、轉身,出手,一套動作下來複雜而緩慢。

     Movehook面筐使用,省去了背身、轉身技術,相當于急停跳投,但比急停跳投更省力,更防不勝防。

     這是甘國陽反複鑽研技術動作,練出來專門對付比自己高大,比自己慢的防守人的,他出色的協調性和柔韌的身體,讓他的勾手動作優雅自然。

     當然,他也能像skyhook那樣原地轉身勾,技術動作都是共通的。

     随着用的越來越多,後來傳着傳着,這招Movehook就變成了Moonhook,也因為他個子相對矮,勾手的弧線更高更圓,仿佛月亮一般。

     之前的比賽中,甘國陽一直沒有使用這招,似乎就是在等着UCLA。

     貝爾曼在暫停時還問他,是不是特意針對UCLA,讓他們見識見識的。

     甘國陽卻搖搖頭,說:“沖進去扣籃太累了,熱身賽我想打得省力一點,後面還有好多場呢。

    UCLA,有什麼好針對的。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