悴,眼神空洞,似乎心事重重。
家人們交換着擔憂的眼神,二夫人欲上前詢問,卻被譚羨魚輕輕攔下。
最終,老夫人歎了口氣,招呼大家用餐,試圖緩和這凝重的氣氛。
然而,餐桌上一片沉靜,譚旭食不下咽,稍坐片刻便起身離開,老夫人也随之而去。
其餘人等對視一眼,皆感同身受,這頓飯吃得味同嚼蠟,最後草草收場。
各自回到房間,試圖尋覓片刻甯靜。
譚羨魚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戚霆骁見狀,将她緊緊摟在懷裡,柔聲道:“别多想,安心睡吧。
”
譚羨魚歎息,眼中滿是憂慮:“我知道,但我做不到……”
事涉家族,關乎每一位親人的命運,譚羨魚如何能置身事外?
“在侯府時你就愛瞎操心,”戚霆骁邊說邊輕輕拍打着她的背,仿佛回到了他們共度的那些歲月,“家裡有父輩兄長頂着,哪裡輪得到你來煩惱。
”
這話雖在理,譚羨魚心中卻仍難釋懷,她拉着戚霆骁,不讓他輕易入睡:“你也懂皇上的心思,你說,皇上現在到底在想什麼?”
戚霆骁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溫柔地吻了她的額頭,緩緩道:“我猜,皇上心中或許另有所圖。
”
“此話怎講?”
戚霆骁淺笑,眼中閃爍着洞察世事的智慧:“如果皇上真的有心要對付我們譚家,那天禦書房中的對話,又怎會如此輕易地流傳出來呢?”
皇宮之内,人人皆精于算計,尤其是皇上身邊之人,若要保守秘密,那比蚌殼還要緊閉。
眼下這消息的洩露,顯然不是無心之失,而是皇上故意為之。
因此,戚霆骁揣測,皇上的确可能對譚家有着另外一套考量和布局。
而這背後的真相,或許隻有時間能揭示。
譚旭入宮一遊,卻未引發絲毫波瀾。
朝廷内外對譚家的議論未曾停歇,但大多數人認為,譚家此次恐難以全身而退。
數日之後,皇上依舊未對譚家采取行動,反倒是冊封大典的日子悄然臨近。
那一天,将再度見證群臣彙集的壯觀場景,而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譚家的命運又将何去何從,無人能料。
一番繁複而古老的儀式之後,呼延灼慎重地從大昭皇上的手中接過那枚沉甸甸的印信,金色的光芒在陽光下閃爍,映照出他眼中的一絲堅定。
這一刻,不僅标志着蠻族徹底歸順,也預示着未來它們将作為大昭的忠誠附屬,共同抵禦外來的風雨。
多年的邊疆烽火,無數将士的血淚,終得以安息,長久以來懸挂在大昭心頭的陰影,此刻終于消散。
正事已畢,殿堂之上,呼延灼的聲音再次響起,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懇求:“皇上,微臣鬥膽,尚有一請求,望聖上垂憐,予以恩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