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着人重新打掃一遍。
兩間偏房,本就沒有放東西,隻是簡單的打掃一遍,将被褥什麼的都放進去,也就成了,也就一刻鐘左右,李承乾和李元昌帶來的生活用品,就全都布置在屋子裡了。
安排好住處之後,李承乾和李元昌才再次随着孫虎和蔣大力一塊到别的地方看看。
軍營裡的配置其實很簡單,地方夠大就可以。
住的吃的,訓練的地方。
住的是營房,吃的是食堂。
李承乾看過了軍營裡的食堂。
能夠容納一千人吃飯,食堂也不小。
眼下總共是三個食堂,每個食堂容納三百人。
親事府一個食堂,賬内府兩個食堂。
隻是到了莊子上之後,兵合一處,就不分什麼親事府賬内府了,一千号人,統管着,兩府之間的界限也是越來越模糊。
李複要求蘇定方練兵的标準就是每一樣都拿得出手,莊子上的資源能夠供養的起,不需要什麼單純的步兵,騎兵,弓箭手。
上馬能沖,下馬能砍,開弓能射。
這就是硬性标準。
在這樣的标準下,兵種就沒有細分的這麼厲害了。
要的就是全能。
如此訓練出來,便是要開啟特戰兵的先河了。
别說騎射砍殺,便是埋伏暗殺,做斥候,也是做得的。
“殿下,食堂再往外,就是倉庫,分了兩個區域,靠近營房一邊的,是存放營地裡盔甲器械以及各種行軍物資的倉庫,食堂後面的,就是糧倉。
”孫虎介紹着。
李承乾默默點頭。
如此規劃,倒也合理。
“食堂後面的糧倉,附近則是養豬的地方還有馬廄。
”
往外走,李承乾看到了孫虎口中的養豬場和馬廄。
養豬場被圍欄圍了起來,裡面還單獨劃分了區域,各個圍擋之間,下邊一半是石頭砌的,上面則是用木頭打造的圍欄,擡高了圍擋的高度。
“現在裡面養了多少豬?”李承乾問道。
“目前是有兩百多頭。
”孫虎說道:“去年在張煥總管那裡購置了二十來頭豬,一直養在這邊,我們照顧的可精細了,平常營地裡吃肉,都是從張煥總管那裡再購置大肥豬,營地裡的這點豬,可不舍得殺,不過從明年開始,基本上營地裡就能夠自給自足了。
”
吃肉的次數,還是要控制着點的,一千人,隻要這圍欄裡的豬總數一直控制在兩百到三百之間就可以,不能低于一百。
“養這麼多豬,每天豬食的消耗也不少吧?”李承乾詢問。
當初他在莊子上還養過雞鴨鵝呢,那麼多雞鴨鵝,每天喂着,也不是個輕松活兒。
雞鴨鵝還能放出去呢,讓它們自己出去覓食,到了晚上能自己回來。
但是豬不一樣,放出去可不一定能回來。
肉豬閹割了之後,比正常豬更懶了。
“每天訓練結束之後,都會出去打豬草。
”孫虎解釋着:“有時候上山練兵,回來的時候也就順手把這事兒給做了,營地裡人多,所以幹這活兒也快,除卻豬草之外,還有供馬匹吃的草料。
”
“豬場和馬廄外,都挖了大坑,用來發酵飼料,地裡的莊稼收完了之後,地裡的麥稈,都會跟莊戶買回來,放在發酵池裡發酵,可以摻在其他草料中一同喂給它們。
”
“戰馬要養的精細一些,因此吃的是最好的草料,豆子,麸皮。
”
“至于這些豬嘛,啥都吃。
”
“莊子上的交易區那邊,經常會有從長安城來的隊伍,長安城裡的一些酒樓,來莊子上購置武德酒,跟馬掌櫃打過招呼了,讓他跟酒樓的人說一聲,酒樓的隊伍來的時候,将他們當天酒樓裡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剩菜剩飯,摘下來的菜葉子什麼的全都拉到這邊來,包括書院食堂,青菜也才摘下來的人不能吃的,也都送過來喂豬。
”
“現在有專門的人在長安城收集這些,每天都送過來。
”
“咱們這邊有需要,他們也樂得往這邊送來,酒樓那邊,都想着跟這裡打好關系,往後購置酒的時候,也好說話。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喂養這麼多豬,能養的過來,但是還是要控制好數量。
”
不能太多,太多的話,養起來就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上面。
也不能太少,太少不夠吃啊。
“看來,莊子上的這些事情,逐漸的已經形成一套體系了。
”李承乾笑道:“挺好的。
”
“是,東西盡量不浪費,這都是資源。
”孫虎笑道:“泾陽王殿下說了,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東西,原先地裡的麥稈,都是莊戶們收拾回去之後,在自家院子裡或者附近,堆放成草垛,燒火做飯用的,然後泾陽王殿下說這東西發酵一下,能給豬吃,就嘗試着這麼做了,去年做成了,這技術就直接被軍營這邊拿過來用了,張煥總管還派人過來指導呢。
”
“稭稈做了飼料,那莊子上的莊戶們,做飯隻能燒柴禾?”
地裡的稭稈,收成之後,堆放起來,也是到了冬天莊戶們生火做飯的主要原料,燒柴是取暖用的。
“稭稈收也隻是收一部分,也不會一點都不給莊戶留,營地裡用不了這麼多。
”孫虎解釋說道:“至于燒火做飯,不管是莊子上還是營地裡,都是趁着空閑的時候,上山撿柴,還有之前砍樹剩下的邊角料。
”
“到了秋天的時候,帶着麻袋上山摟落在地上的樹葉子,在空曠的地方堆成一個個的草垛,做飯燒火用。
”
尋常百姓,都是這麼過的,秋冬的時候,出門去摟地上的樹葉子,帶回家裡去。
隻是撿柴,一天下來,什麼活兒都不幹了,專門上山砍柴撿柴,才能供家裡燒個兩天左右。
冬天想要家裡暖和,就得多燒柴。
樹葉子不行,樹葉子燒的太快了。
但是莊子上的莊戶家裡盤了炕之後,燒火做飯的熱量消散的就沒有那麼快了,屋裡也能暖和不少,一個冬天下來,也能省下不少柴。
孫虎感覺現在的氛圍,有種說不上來的奇怪,怎麼堂堂太子殿下,對養豬,燒柴這種事情這麼好奇呢?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