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在書院讀書,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每一節課都在,或許最多就是在先生那裡,領一些功課什麼的。
”
“這樣啊。
”那學生感慨:“咱們都是同樣的年紀,我們還在埋頭苦讀呢,你都已經幫着家裡處理庶務了,真厲害。
”
“你們不也是嗎?到了放假的時候,也是會回到家裡幫着家裡幹活的。
”
“嗐,我們家裡那些都是些粗活,是個人就能做的。
”
衆人一邊說着,一邊往書院的校場走去。
一路上,兩人也看到了書院的一些牆上所篆刻的标語。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
“書院比以前真是改變了不少。
”李承乾感慨:“學生還是那些學生,但是書院的環境越來越好了。
”
“是啊,這一年,書院裡多了不少東西,相應的各種規章制度,也越來越完善了。
”
“對了承乾,書院裡,陸博士和泾陽王殿下共同編寫了新的啟蒙讀物《三字經》,你讀過了嗎?”
李承乾聞言,搖搖頭。
啟蒙讀物。
三字經?
那是什麼?
“你看,那邊就有人在背誦呢。
”書院的學生指着牆邊陰涼下,好幾個學生在捧着書本,看一眼,合上書本開始背誦,背幾句,又打開書本開始看。
李承乾好奇,便走上前去,借用了他們的書本,翻開來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還真是朗朗上口啊。
”李承乾說道。
他繼續往下看。
旁邊的李元昌也借了一本書,開始翻看。
兩人逐漸的被三字經所吸引。
這東西,是書院裡獨有的。
國子監裡沒有,弘文館裡也沒有。
宮中更是沒有教導啟蒙的皇子讀這類讀物。
但是從内容上來看,這是好東西。
足以流傳千古的好東西。
李承乾合上書本,将書還給了人家。
看向李元昌。
“七叔,你在這裡讀書,可有事做了,咱倆可以比一比,誰先将這整篇三字經背誦下來。
”李承乾笑道。
李元昌聞言,一張臉霎時間就跟苦瓜一樣。
“背書啊,你要說作别的,我肯定有信心,但是背誦書本,誰比得過你啊。
”李元昌雙手一攤。
“不要還沒開始,就說這樣的喪氣話嘛,好歹你是要在書院讀書的,而我,恐怕每天讀書的時間比你要少很多,這樣算下來,你還是有赢面的。
”李承乾笑道。
李元昌聞言,眼神一變,随後笑了。
“那這樣吧,大侄兒,咱倆就來點彩頭怎麼樣?”
“彩頭?七叔你說,想要什麼彩頭?”李承乾不解。
“要是你先背誦下來,我有一幅阿耶賞賜的顧恺之的畫,就送給你。
”李元昌說道。
李承乾一聽,玩這麼大?
自己的七叔,恐怕有所圖謀啊。
李承乾這般想着,下一刻,李元昌開口,他知道了。
“要是我先背誦下來,你就要幫我一個忙。
”李元昌說着:“往後,但凡你來莊子上居住,也要帶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