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隻是覺得,如此做,代價未免是否有些太過了。
”李世民解釋說道:“這萬一......”
“陛下,太子在莊子上,所有的萬一,不管是陛下還是泾陽王殿下,又或者是身在莊子上的郡王妃,都能為太子殿下兜底。
”伍良業回應着:“陛下,雛鷹終有要展翅的一天。
”
李世民閉上眼睛,深深的思索着。
“那此番你們家郎君可有說,是否讓東宮屬官一同前往。
”
“郎君說,太子帶一侍讀即可,至于東宮屬官,若是帶上,那到了莊子上,恐怕以太子如今年歲,不知處置事務是太子的意思,還是屬官的意思了。
”
李複就是要讓李承乾過去,徹底放開李承乾的束縛,讓他能自由的施展一番,不被周圍官員所影響。
這樣下來,再看李承乾是如何處置眼前發生的事情,隻有這樣,才能發現不足,彌補不足,累積經驗。
帶上身邊的屬官,處處盡善盡美,有什麼用呢?
不足仍在,沒有找出來,如何改正呢?
若是李承乾能在莊子上完美的處置一切事務,那就更是說明,李承乾就是做太子的料,天生就是為了将來當皇帝而來到這個世上的。
周圍所有一切阻擋他做一個合格的太子,未來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的人和事,不應該由李承乾來承擔改正,而是他走向帝王路上的護道者,也就是李世民和李複,來為他掃清障礙。
李世民微微颔首。
“那就由太子侍讀長孫家慶陪同太子一同前往莊子上。
”李世民說到:“再調集宮中五百千牛衛随行。
”
“王德。
”
“奴婢在。
”王德上前拱手應聲。
“去傳旨吧。
”
“是。
”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在伍良業身上。
“什麼時候出發?”
“越快越好,今天下午,到莊子上。
”伍良業應聲。
李世民微微一愣。
“這麼快?!”
“明日,泾陽王殿下就要出發去琅琊,顔相時大夫已經在書院那邊安頓下了,孫道長為其調養身體的事情也安排妥當了,郎君說,事不宜遲,辦事越快越好,另外,郎君還說,帶蘇定方去琅琊,回來之後,給陛下一份禮物。
”
李世民微微眯眸,好奇詢問。
“什麼禮物?”
“不可說。
”伍良業開始了神神叨叨。
李世民聽到這仨字兒就心煩,仿佛李複那欠嗖嗖的模樣就在眼前,怎麼都讓人想要将鞋底子印在那張臉上。
李世民擡腳。
伍良業連忙後退兩步。
頭回挨踹,那是欺負老實人。
現在,他打算聽郎君的話,學習石頭,不當老實人了。
李世民覺得,眼前的伍良業,比剛才更讨厭了。
老實人也學壞了。
李世民呼出一口氣。
算了,不生氣。
一天天的這個那個的,生不完的氣,這點事都要生氣的話,早晚自己把自己氣出毛病來。
孫思邈給他診平安脈的時候說的話,李世民在情緒沒有完全上頭的情況下,多少還是記得的。
就李複所安排的這些,也的确是用心良苦,為了太子的成長煞費苦心。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