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82章 第一步

首頁
    句話,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是什麼脾氣秉性,臣子為了能夠讓天子高興,就會做一些讓天子高興的事情。

    ” “比如隋朝的那位皇帝,他喜歡講究排場,喜歡樹立自己的名聲,所以,他手底下的臣子,為了得到他的歡心和賞賜,就會投其所好,但凡有外來使者去洛陽觐見這位皇帝,奉送上國書和禮物,誇贊于他,那麼,他就會很高興,高興了,大手一揮,就有無盡的賞賜,他手底下的臣子,也會布置出盛大的場面,來迎接番邦使臣,以彰顯他們的國力強盛。

    ” “但是如今大唐的這位皇帝陛下不是這樣的,雖說被二十九國共奉為天可汗,可是長安城裡一切照舊,日漸繁華,接待番邦使者,也并未大肆鋪張,弄出什麼大的場面來,一切尋常。

    ” “這才是最可怕的啊,一個上馬能打天下,下馬能治理國家,能克制自己欲望的皇帝.......” “使團在大唐的路,還有很長,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吧,否則,一個不慎,便是萬劫不複的地步。

    ” “是。

    ”義直古麻呂躬身行禮應聲。

     “往後,在長安城,要更加低調一些,不要過于引人注目,隻有将自己隐藏起來,想做什麼事情,才會增加成功的幾率。

    ” “學生明白了。

    ”義直古麻呂答應着:“國子監那邊,學生安排了高丸君和有則君去國子監學習,學生則是繼續留在驿館,安排各項事務,同時找機會接觸長安城内的大小官員。

    ” “學生的目标,在工部。

    ” 藤原太郎點頭。

     “工部是個好地方啊,不過,大唐的民間,也是能人輩出。

    ” “長安城中,百工百業,都有咱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 “你看着房子裡的這些家具。

    ” 藤原太郎的目光掃視過房間裡。

     “聽說,長安城裡這兩年流行的最新的家具,都是一間木匠工坊打造出來的,後來雖然有許多的木匠跟風模仿,去做這些家具,可是最初,這些家具,都是從那一間木匠作坊裡出來的,我曾經去過他們在東市的鋪子,看過鋪子裡的選購圖樣。

    ” “與你所感興趣的建築一樣,這些東西,也是我們可以去學習的。

    ” “是。

    ”義直古麻呂應聲:“學生明白。

    ” “不,你不明白,你若是明白,那去國子監學習的兩個名額當中,應該有你一個。

    ”藤原太郎解釋說道:“你對工部感興趣,但是你以使者的身份,即便是再感興趣,也永遠無法進入或者是接觸到工部。

     隻有你成為國子監的太學生,有了這一層身份,甚至以後留在大唐,成為大唐的官員,才有更多的機會。

    ” “國子監的太學生,也隻是實現你理想的最基本的身份,沒有這個身份,諸事難行。

    ” “你與有則一起去國子監,剩下的事情,交給高丸,他是使團的副使,剩下的事情,他來做,最為合适。

    ” 義直古麻呂仔細思索了老師的話,明白了。

     “老師說的對,我這就去重新安排。

    ”義直古麻呂聽勸,決定聽從老師的指示,讓高丸真藤留在驿館。

     國子監中,孔穎達這兩天已經送出去好些個書信了,都是在朝中得到消息之後,寫信來問他這件事的。

     孔穎達也無法直說,隻能說是陛下的旨意,剩下的,自己心中有數。

     坐在書房裡的孔穎達歎息着。

     這叫什麼事兒啊。

     冷不得,熱不得,拒絕不得,教不得。

     他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也教導了這麼多年的學生,還是頭一回,有這等為難的心情。

     宅子裡的管家來到書房門口。

     “主君,門口來了兩個倭國人,說是來拜師的,想要見您。

    ” 孔穎達眉頭皺的更厲害了。

     閉上眼睛,讓自己的腦袋放空一會兒。

     “告訴他們,無須如此,明日直接去國子監即可。

    ”孔穎達說道:“私底下的拜會,就用不着了,無非是去國子監讀書學習,都是一樣的。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

    ”管家應聲。

     隻是放出消息說兩名倭國使者作為學生去國子監上課,都已經這樣了。

     還私底下見兩個倭國學生? 絕對不能這樣子做。

     在國子監教導太學生,這是他的職責,哪怕是太學生當中有兩名倭國人,他教授課程,該怎麼教就怎麼教。

     公事公辦。

     但是私底下,決不能跟他們有來往。

     孔穎達還是很重視自己的名聲的。

     人不該,也不能,晚節不保。

     莊子上,陸德明身邊的小厮來莊子上了,告知李複,說是長安城那邊,孔博士給陸先生回信了。

     “先生說,孔博士說他自己心中有數,使者進入國子監成為太學生,是陛下的旨意,也是商議過後的結果,授課的事情,無須擔心,連魏征大夫都同意如此。

    ” 李複一聽這話,明白了。

     既然是李二鳳親自下的旨意,那說明,該聊的,該商議的,在兩儀殿内都已經談好了。

     孔穎達奉旨辦事,李二鳳未嘗沒有暗示孔穎達。

     更何況,當中還有個魏征。

     自貞觀年開始,魏征一直提倡教化百姓。

     但是僅限于大唐百姓。

     這家夥對異族,也沒有什麼好感。

     跟突厥開打的時候,雖然在手段上,他頗有微詞,可是他從來沒有說過一句突厥不該打這樣的話。

     他同意打突厥,隻是方式方法,他不贊同而已。

     “好,我知道了,回去告訴陸博士,就說此事我暫且放心了,後續回長安,我還是會留意的。

    ”李複說道。

     “是。

    ” 話雖然這麼說,但是李複即便是不回長安,對于這次來長安的倭國使團,李複也是時刻留意着的。

     隻是用不着他操心,長安城裡這麼多人,東西兩市這麼多鋪子,就不信倭國使者自此就不去東西兩市了。

     隻要他們在長安城,各種行動,就逃不脫李複的視線。

     長安城裡自會有消息送到莊子上,送到李複的書桌上等着李複過目。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