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78章 這就成了

首頁
    “竟然是這樣,郎君和夫人真是好人。

    ”楊家大娘子面露激動:“多謝趙管家,趙管家,您也是個好人。

    ” 老趙一怔。

     好嘛,自己也成好人了。

     算了,好人就好人吧。

     “那你願不願意嘛。

    ”老趙笑道:“這是郎君和夫人給的機會,他們覺得你一個人也不容易,家裡的孩子還在莊子上的書院上學,眼見着莊子上的人,都逐漸的過上好日子,總不能把你給落下不是。

    ” 其他人家家裡都有家中頂梁柱,能出去幹重活,出力氣掙錢。

     而楊家大娘子,即便是将自己當成男人使喚,肯出力氣肯幹活,但是比起那些在工地上掙錢的,還是多有不足。

     她倒是也想着去工地上賣力氣,可是工地上在人員富裕的情況下,隻要男人。

     工地上的管事也說了。

     知道她不怕辛苦,有力氣,也肯賣力,但是不管是修房子也好,還是修路也罷,幹起活兒來,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真要是好幾個人一起擡巨石,女人的優勢還是不如男人。

     如果真的想幹活的話,工地上如果有零工,會通知她去幹的。

     不僅僅是楊家娘子,其餘人家,健碩的女子,工地上的零碎活,都歸了她們,也算是能讓她們掙點錢,補貼補貼家用。

     真正的窮人家,哪兒會怕什麼工地上的活兒辛苦,不管是運土,還是擡石頭,她們即便是女子,也是當男人使喚,這些事情,也是做得的。

     想要過日子,哪兒還顧得上矯情。

     “今年莊子上也蓋了一批新房子,到了年底,又是要置換房屋的時候了,我知道你家中條件比較艱苦一些,所以,你要抓住這個機會,而且将來大壯讀書也要用錢。

    ” “往後過幾年,莊子上的人家陸陸續續都換了新房子,總不能就隻有你一家住在老舊的房屋裡,每年冬夏,不管是下雨還是下雪,都讓人提心吊膽的。

    ” 老趙這話說出來,自己倒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過這也是事實。

     村裡的老房子,都有這樣的危機,夏天要是下大雨,連續兩三天的那種,就得擔心房子被雨水沖泡會倒塌,或者是房頂漏水什麼的。

     這都不好說,畢竟現在住的房子,大多都是泥磚壘起來的,若隻是一場大雨,過去了也就罷了,就怕陰雨連綿的天氣。

     還有冬天的大雪,房倒屋塌的例子還少嗎? 莫要說外面莊子上的人住的房屋了,便是長安城裡,每年因為下雪倒塌的房屋有多少? 下大雪的時候,城裡的金吾衛巡街反而更勤快了,就是擔心城内有百姓的房屋倒塌,造成人員傷亡,金吾衛若是能及時發現,也好趕緊救人。

     “趙管家說的對。

    ”楊家大娘子連忙應聲。

     “那你這是答應了?”老趙笑着說道:“我這就回去向郎君和夫人複命,順帶着,你明日一早,就來宅子裡吧?到時候我來安排。

    ” “是。

    ”楊家大娘子向老趙福身行禮:“多謝趙管家,多謝郎君和夫人,我一定珍惜機會,在宅子裡好好幹活,不辜負主家的信任。

    ” 楊家大娘子也表态了。

     “行了,這工地上的活兒,你就别做了,回去準備準備吧。

    ”老趙笑道:“往後,專心将家裡的事情處理好,不要耽誤了在宅子裡幹活,白天在宅子裡,晚上還是可以回家住的,郎君說了,鑒于你的情況,就不給你安排夜裡值守廚房的活兒了。

    ” 楊家大娘子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感激身為郎主的李複兩口子,還有一直幫助自家的趙管家了,隻能激動的連連應是。

     周圍的人也豎着耳朵聽了幾句。

     在聽到楊家娘子得了這樣一份好差事之後,紛紛向她道賀。

     都是一個莊子上的人,知道楊家大娘子這些年日子過的不容易。

     早年間兩口子日子就過的不怎麼好。

     楊家娘子的公公婆婆卧病在床,為了治病,沒少花錢,她的夫君為了掙錢給老人家看病,在外出力氣,結果出了意外,人沒了。

     後續人家倒是給賠了一筆錢,但是這筆錢,也都用在給公公婆婆看病了,早就花完了。

     錢花完了,人也沒堅持多久,也走了。

     楊家大娘子是掏空了家底,最後還是在莊子上的幫助下,才将給老兩口把身後事給辦了,後續這幾年就一直獨自拉扯着兒子楊大壯。

     好在這兩年莊子上的日子算是好起來了,多少能掙些錢,能維持住這個家。

     否則,隻靠着他一個女人帶着個孩子,僅僅隻是種地,就夠家裡忙活的,更别說讓孩子去上學了。

     如今,地裡的活兒,依舊是娘倆一起忙活,到了春耕的時候,楊大狀就跟書院請假,去和母親一起在地裡幹活。

     書院的先生感念他的孝順,也不為難他,後續回來将落下的課程補上就是了。

     今年春天,甚至讓學生們一起,幫着下地幹活去。

     這都是身為副院長的陸德明教導的好。

     陸德明對于李複所說的,教書育人,樹立品德的說法,十分贊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賢所教授讀書人要明白的道理,不應該隻是停留在書籍上。

     泾陽王曾有言。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有道理! 太有道理了! 陸德明甚至讓人找了塊大石頭,把這四句話刻下來,放在了學堂的院子裡。

     甚至還想着,以後若是有什麼良言警句,都找石頭刻在上面,放在各個院子裡,讓在學堂上課學習的孩子們,能夠時刻看到。

     對了,牆面上也能刻,找上好的石闆,打磨好,刻好字句後,鑲嵌到牆上去。

     書院嘛,要有書院的氛圍。

     春種秋收,書院也要求孩子們要參與到其中去。

     在書院讀書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都是跟着父母種過地的。

     而也有少部分,家裡條件很好,小時候沒吃過苦,到了歲數,家中父母聽說書院的名頭,就奔着書院的名聲來,将孩子送到這裡讀書的。

     這一部分孩子,無疑是最應該去躬行的。

     老趙将消息傳達到之後,也就沒在外面多停留,宅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