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複笑了笑。
“老陸啊,你還是小看了自己的影響力了。
”
一個中原有名的大儒,一個國子監博士。
國子監裡的博士都是些什麼人?
那孔子的後人,孔穎達,也是國子監的博士。
陸德明一把歲數了,德高望重的。
他要是發話了,國子監的那些博士們,也得好好想想,這事兒到底能不能做,更别說天底下的讀書人了。
本來大唐對異族的态度就擺在那裡了,加上國子監的這些大儒們,也是這般态度,那别說是讀書人了,連種地的,都會被他們的态度影響,狠狠的拒絕這些倭人。
“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如今大多數可都在國子監呢。
”李複說道:“當初,秦王府開文學館,網羅天下有名有才學的讀書人,這些人,都是天下讀書人的榜樣。
”
“榜樣的力量,可是很大的。
”
陸德明也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當年他入秦王府的時候,就已經七十歲了。
是這十八人當中,年紀最大的。
雖說讀書這事兒,不論年紀,達者為先,可是,在這十八人當中,陸德明是當之無愧的前輩。
“倭國人來大唐,想要學習,朝廷拒絕他們,估摸着有些人覺得面子上也挂不住,學習嘛,倒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儒家講究什麼教化,倭國人,大多數人都覺得,他們是未曾開化的,教化之功,有人想要這個名聲。
”
“學可以,但是要看學什麼。
”
“如果隻是學些經史子集,倒也罷了,讓他們學去,讀書使人明智,明理嘛,多學學儒家經典,提升自身文學涵養,樹立美好品德,這就挺好的,你說是吧。
”
陸德明看着李複,思索着他說的這番話。
“隻是學儒學嗎?”陸德明問道:“恐怕,他們的心思未必在這上面。
”
“哦豁,連你都知道他們的心思不在這上面了,看來他們的心思,還挺明顯的。
”
看來,讀書人也知道,隻是死讀那些書,是不會讓國家富強起來的。
隻是上層為了方便管理,而造就出來的形象。
百姓需要生活,而皇帝和朝臣才需要儒術。
“想要學習中原王朝,隻是學習儒術,是不行的。
”陸德明說道:“學習這些,隻是能夠讓他們的朝廷,更好的管理整個國家,而底層的百姓,實際上該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的。
”
“想要吃飽飯,要學習種植,想要穿好的衣裳,要學習最先進的養蠶和紡織,想要軍隊強大,要學習兵道,想要堅固的铠甲和鋒利的兵刃,要學習冶煉和鑄造,想要富裕,加強貨物的流通,增加對外的交流,要學習船隻的打造,諸多種種,百工百業,都在他們的目标之内。
”
“懷仁想要說的,是這些吧?”
陸德明稍加思索,就明白了李複的道理。
世上讀書人這麼多,明白道理的有許多,但是隻是死讀書的酸腐儒生,也有許多。
教什麼,不教什麼,主要在範圍之内,主動權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裡。
李複瘋狂點頭。
“對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
李複的臉上終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因為隻有相互結合起來,才能夠使一個落後的國家,在短時間内,迅速的強大起來。
”
“而周圍的國家強大了,對于大唐來說,從來就不是一件好事,哪怕是現在他們不強,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後,他們崛起,對于中原來說,就是莫大的威脅,為子孫計,也是這個道理。
”
書院裡,書房内。
也沒有什麼外人,就他倆,這些話題,也是沒有顧及,敞開了聊。
又不是在朝廷,當着百官百僚的面,要什麼面子?要什麼風範?
這就是所謂的人少才好聊事情,才好下決定。
人多,有的人,面子上摸不過去。
太多人為了面子,沒虧硬吃了。
“讓倭國人學去這些,就相當于什麼呢?就相當于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人,學到了大唐先進的技術之後,回到草原上,鑄造盔甲,打造兵器利刃,組建強大的軍隊,而後.......”
剩下的,就算是李複不說,陸德明也知道。
草原上沒有堅固的盔甲,鋒利的兵刃,也侵擾中原這麼多年了。
要是有了,那可還了得。
自古中原王朝對往草原上去的商品,都是嚴加管控的。
尤其是鹽鐵這兩樣東西。
這也得虧了草原上沒有鐵礦。
”草原上不能種糧食,沒有鐵礦,尚且如此,倭國不同啊。
”李複眯了眯眼睛。
“他們有礦,有地,能種糧食,可是地方小,人不多的情況下,産出夠用。
”
“将來人多了,不管什麼,就全都不夠用了,吃的用的不夠,就要想辦法得到。
”李複說道:“旁邊靠着個地大物博的中原大地,任誰都會起歪心思的。
”
陸德明深以為然,點頭。
莫要覺得讀書人迂腐,老百姓想的反而沒有那麼多,想的最多的,還是讀書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我可要回一趟長安了。
”陸德明感慨着。
“倒也不用那麼麻煩,一封書信就能解決。
”李複笑道:“就不用來回折騰了。
”
陸德明點點頭。
李複伸手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的盒子。
“這個記得用,好東西。
”李複笑道:“商隊從外地帶回來的,上等的徽墨,我嘛,沒那麼多講究,送你了,你着書,用的上。
”
就李複那一手字,用這麼好的墨,也是浪費,倒不如送給陸德明。
至于他自己,等什麼時候覺得自己的“作品”流傳下去放在人眼前不丢人的時候再用,也來得及。
“喲,好東西啊。
”陸德明笑道:“你還真是舍得。
”
“這有什麼不舍得的,我要是喜歡,讓商隊的人再去弄就是了,茶莊就在徽州,找那邊的人做點徽墨什麼的,那還不簡單?”
宣城真是個好地方,徽墨,宣紙......
筆墨紙硯,都很有名。
到時候把造紙作坊也弄過去。
“說的輕巧,可不簡單啊。
”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