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越是看圖紙,越是覺得,這樣的房屋設計,對于百姓來說,改變起來不算難,而且能夠解決過冬的問題。
“好東西。
”李世民誇贊了一句。
“這圖紙,二哥就帶回去吧。
”李複說道:“交給工部的人,事情讓他們去做。
”
反正工部這會兒閑着也是閑着。
“隻是一個工部,可不夠。
”李世民臉上露出笑容。
想要迅速的推廣開,也是需要因地制宜的。
“你這莊子上,除了住進新屋子裡的莊戶,其他人家也有炕嗎?”李世民問道:“包括你整個封地範圍内,推廣情況如何?”
“封地範圍内,我倒是沒留意,反正消息是送出去了,改不改的,臣弟也沒法去勉強他們不是,但是莊子上的莊戶,不管是住在原先的老房子裡的,還是搬進新房子裡的,家裡都盤了炕。
”李複說道:“主要是,這兩年他們都掙着錢了,手裡有錢,心裡有底氣,不管怎麼折騰,他們接受程度還是很高的。
”
“其他地方,雖然前年莊子上大肆用工,但是也隻是用了一年的工而已,他們掙到錢,舍不得的花,都是個問題。
”
莊子上,李複這邊但凡有點活兒,肯定是先緊着莊子上招工,讓莊戶們來幹活掙錢。
首先,都是跟了李複這麼多年的人了,好事兒得先想着他們。
其次,都是住在一個莊子上的,離得近,幹活兒也方便,用不着來回路遠的折騰,用莊子上的莊戶們,中午晚上的,他們回自己家吃飯睡覺,李複這邊也能節省一部分開支不是。
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一旦要開鍋竈管飯,那支出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得請更多的人來負責生火做飯,也要請專門的人采購管理食材,食材的花費,也是一筆數目。
最重要的是,若是來幹活的工匠,家裡離得遠了,得住在莊子上吧?
能讓人露天睡在工地上嗎?那不能,又要搭棚戶,麻煩事多的很。
莊子上的工程,也不是每年都有像修新宅子,修書院這麼大的體量。
像是修作坊這些小活兒,莊子上的人就能給包攬了。
李世民歎息一聲。
李複說的對,尋常百姓人家,掙點錢也不容易,大多都是想要攢起來,不舍得花的。
但是攢又不一定能攢的住。
“原先臣弟想着,莊子上這邊的人過冬的問題都解決了,百姓們之間過日子,有些事情,也是會口口相傳的,到時候從這邊這一個莊子,傳到隔壁莊子。
”李複說道:“隔壁莊子上的百姓一看,這東西是真好,他們就會自己琢磨着給自家也安置上。
”
“這種事情,旁人磨破了嘴皮子主動去勸說,效果不一定好,但是他們自己心動了,想要行動起來的話,那效果是絕對不會差的。
”
李世民微微颔首。
這也是一個辦法。
“那朝廷就安排地方上的小吏,先去宣揚一番吧。
”
“就從你的封地範圍内開始,這樣也簡單一些,争取今年在過冬的時候,能夠更多的百姓,過上一個舒适的冬天。
”
看完圖紙之後,李世民還想着去看看實際的宅子。
而那些宅子,李承乾他們早就看過了。
原先陸德明住在莊子上,就是住的那種宅子,李承乾他們經常過去拜訪陸德明。
李世民倒是沒去仔細看過。
正好現在莊子上民房二期工程也在進行着,李世民要看的話,還能看的更詳細一些。
騎馬走在路上,他們還遇到了莊子上巡邏的隊伍。
那些人見到李世民和李複之後,也都停下來,恭敬行禮。
“這是你王府的衛隊?”李世民問道:“看上去很不錯啊。
”
“都是蘇定方帶出來的,蘇定方還是二哥推薦過來的人,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李複笑道。
“蘇定方這個人,可不止是有些本事。
”李世民說到:“他帶兵打仗,有一套的,放在你這莊子上,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
”
“二哥心裡既然清楚,那是準備啥時候将人給調回朝廷裡?臣弟也好有個準備,别到時候,領兵的走了,軍營當中,還要重新找個幫着帶兵的,臣弟這邊也沒工夫天天過去守着。
”
“三年之内,是不會調用他的,這你放心。
”李世民說道:“不過,你王府衛隊裡的人,該培養還是要培養,不然到時候蘇定方走了,沒有合适的人接手,對你來說,還真不是一件小事。
”
李複認真點頭。
蘇定方這個人,朝廷肯定不會将他一直都放在莊子上的,放在這裡個三五年,打磨一下性子,順帶着,李世民還要處理朝中的人事。
等到機會到了,蘇定方就會被正式啟用。
李世民跟着李複來到工地上。
主家新宅子辦喬遷宴,對于工地上倒是沒有什麼影響,到了下午的時間,這邊該幹活的還是在幹活。
甚至閻立德那邊的宅子,開始動工了,也沒有什麼影響。
頂多就是晚上,閻立德到家中來,吃頓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在老閻到李複這邊打秋風,打的是毫無心理負擔。
“這房屋,建的還真是夠整齊的。
”李世民看到了一期的宅子,也看到了二期這邊建造到一半的宅子,從整體的規劃來說,能夠看得出,未來大緻的方向。
“算是長安城坊市的縮小版。
”李複說道:“長安城的坊市,整整齊齊的,而這邊,也是如此,将來巷子裡的路,也要好好鋪設,未來中間,還要有屬于莊子上的市集店鋪。
”
“眼下莊子上就一百三十來戶人家,可是往後,就不止了,人數還會更多。
”
“等到将來,孩子們長大了,成家立業,也是要單獨分出去住的。
”
“莊子上,如今年輕的,家裡有兩三個孩子,三十來歲的,家裡四五個孩子,畢竟,這兩年日子好起來了嘛。
”李複臉上帶着笑容。
“就這宅子,将來一家人居住,肯定是足夠的,可是再下去幾年呢?長子要娶妻生孩子了呢?”
“湊合湊合也夠,不過是擁擠了一些,倒也能是住得下的,可是次子成親了,生孩子了呢?媳婦孩子還要跟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