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那都是跟着陛下一路走過來的,都是陛下的左膀右臂,他們是一個圈子裡的。
而他們這些匠作監的官員,便不好跟人家攀扯關系了。
尤其是在莊子上,參加喬遷宴,原本懷仁便是想着讓大家吃好喝好,敞開了聊天喝酒的場合。
圈子不一樣,如何敞開?
所以,還是另外來一場的好。
李複微微點頭,思索着。
随後說道。
“那就聽你的,再來一場。
”
“隻可惜,行本他們還在外地。
”
“這一場,倒是不用着急,等行本他們回來也不遲嘛。
”閻立德笑道:“新宅子反正是第一年住,隻要在今年内,這場酒啊,都能吃,我們這些人坐在一起,就用不着那麼多事情了,也用不着讓欽天監算個什麼好日子,到時候我給看個日子就成。
”
閻立德也有這一手本事。
雖然比不得欽天監,但是人家在匠作監,給皇室蓋宮殿的,手裡要是沒點活兒,匠作少匠豈能是這麼好做的?
“反正今年行本他們,肯定是要回來的。
”閻立德說道。
“他也給你寫信了?”李複好奇詢問。
“寫了,說了說那邊工程上的事情,都是匠作監的同僚,相互之間有點交流,很正常吧?更别說,私底下關系也挺好,都是在懷仁你這莊子上長久的待過的。
”
李複點點頭。
是啊,倒也正常。
“宴請宮中的喬遷宴,是什麼時候?”閻立德問道。
“五天之後。
”李複回應:“欽天監說,是難得的好日子,咱也不懂,聽他們的就是。
”
閻立德算了算。
“的确是個好日子,不過,五天的時間,足夠莊子上這邊修路開工了吧?到時候一起進行嗎?人多的話,宮中不會介意嗎?”
“都是莊子上的人,介意什麼?而且,莊子上有衛隊,宮中既然來,肯定也是要帶金吾衛來的。
”李複說道:“安全問題不用擔心。
”
“也是,我倒是把這茬給忘了,現在你的泾陽王府,可是有衛隊的,一千号人呢,帶隊的還是蘇定方,不得不說,陛下是真疼你啊,蘇定方這樣一個人才,讓他到莊子上給你做衛隊首領。
”
“各取所需吧。
”李複笑了笑。
五天的時間,開工不一定開工,畢竟還不知道,窯廠那邊要送水泥送到什麼時候。
不過,在等待的期間,宮中倒是派人來給送了消息。
不是關于喬遷宴的,而是百騎司的人來了。
李複在書房見了百騎司的人。
“殿下,這是陛下讓下官送來的消息,以及,裴世清當年出使倭國回來之後的相關記錄。
”百騎司的人将資料奉上。
“恩,辛苦了。
”李複拿過資料,放在了桌子上。
對于倭國的上心程度,李複可從來都沒有松懈過。
最近倭國的使者在長安城到處拜訪官員,李複雖然管不着人家去拜訪官員,可是若是他們想要在長安城拜師,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春秋左傳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朝中的那些官員都是讀書人,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更别說,大唐人是打心裡看不起其他異族人的,收這樣的學生在麾下,他們是不要面子了嗎?
有頭有臉有名聲,出去談論起來,說收了個倭國的學生。
怕不是要被人笑話啊。
你的學問是在大唐傳播不出去了嗎?收不到正經學生了嗎?去收異族學生?
多掉價啊。
百騎司的人将資料送到之後,便拱手告辭了。
李複翻開手裡的資料。
這一看就是謄抄過的,原版應該是在宮中,或者,宮中的也是謄抄過的,原版資料,還給裴家人了。
裴世清出使倭國,是随着倭國的遣隋使一同回去的,也就是說,他們的路線,是遣隋使來中原的路線,而這條路線,一直沿用到現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間隔也沒多少年。
趟出來這麼一條路也怪不容易的。
從中原出發,先到達百濟,而後去竹島,向南到舭羅國,經過大海中的都斯麻國,向東到達一支國,竹斯國,再向東到秦王國.......
秦王國?還有這麼個地方?
又經過十餘個倭國的附屬國.......
這會兒,倭國就有附屬國了。
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啊!!!
倭國的都城邪靡堆,在魏志倭人傳當中,記載的是邪馬台。
“倭王遣小德河輩台,從數百人設儀仗,鳴鼓角來迎。
後十日,又遣天禮哥多毗,從200餘騎效勞......”
“這是隋書中的記載,如今結合裴世清回家寫下來的這些資料,路線方面,是确定可以相信的。
”
百騎司拿到了裴世清的一手資料,估摸着過兩天,就能從遣唐使那裡得到印證了。
裴世清在倭國停留了三個月,将在倭國所見到的風土人情,全都記載了下來。
從他的見聞當中也能看出,倭國在極力的模仿着中原的文化習俗,以達到增強其社會文風發展的進程。
隻是,當時裴世清所見,如今讀來,感覺那邊的模仿,還是粗糙的很。
所以說,中原穩定下來之後,才會有遣唐使來長安。
說白了,還是想要繼續學,繼續讓倭國的實力得以壯大。
裴世清在倭國的這三個月,所見到的,是倭國的政通人和,見到了他們上下一心謀求改革的決心。
雖然不知道當時裴世清是怎麼想的,但是在李複看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推古天皇,聖德太子謀求變革,這當中聖德太子作為攝政大臣,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得虧活到四十來歲就沒了。
不過,去年支持聖德太子變革的推古天皇,也沒了。
這算是好消息,畢竟,一個支持太子攝政,力求改革的倭王,本身就是個賢明的君主。
敵人的君主賢明,這可不是李複願意見到的。
他更願意見到,皇室跟外戚蘇我家的争權奪利.......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