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需求原因,場地裡的地都是夯實平整過的。
台子周圍放多少缸,也沒用。
擴音擴不了那麼厲害。
當初建造的時候也不是沒想過,比如說,天壇的回音壁。
但是天壇那邊才多大點地方?情況跟眼下是沒法相比較的。
所以開場講話的環節就免了。
至于如何提醒場内衆人開賽什麼的。
嗓子出不了的動靜,鑼鼓還代替不了嗎?
七千人坐在這兒,是個什麼場面?台上喊破了嗓子,後頭都聽不見。
經常帶兵的人都知道,陣前傳達命令,都得是傳令兵騎着馬往各部去跑,要麼就是旗語,烽火台。
場内的密集的鼓聲,将衆人的注意力集中了起來。
緊接着,鼓聲停下,場内一片安靜。
随後,又是三聲鼓響。
雙方馬球隊入場。
馬球手們英姿勃發,騎着高頭大馬,手持着球杖,雄赳赳氣昂昂的控馬來到了場中。
他們也是頭一回在這樣的場地内,在這麼多人的注視下打馬球比賽。
周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這一下子,感覺都有點不一樣了。
興奮,激動。
在這樣的大場面下,都暗戳戳的告訴自己,今天這場比賽,可要拿出本事來,要是在這麼多人面前出了醜,臉上可就挂不住了。
要是打的精彩,那面上多有光彩啊。
入場的每一個馬球手在感受到了現場的氛圍之後,都是這麼想的。
雙方馬球隊入場之後。
裁判上場,叮囑了一番,随後回到場邊。
場邊計分,是搭建了高大的木架子。
哪邊若是進了球,所屬球隊的木架子上,則會由專門的人挑了紅綢紮的花,挂在木架子上。
這樣,全場的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比分情況如何了。
在場邊,也有小型的計分台,跟平常打馬球的時候沒有什麼兩樣。
弄那花活兒,完全是滿足場内觀衆的。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一聲鐘響,比賽開始。
場上雙方馬球手都活躍了起來,看台上的觀衆們也都興奮了起來。
這可是有史以來,場面最盛大的一場馬球比賽了。
當然,這也隻是個開始。
場内球手操控着胯下的馬匹在草地上奔騰,彼此碰撞着,馬匹也發出震耳欲聾的嘶鳴聲。
球手們一手持着缰繩,一手握緊球杖,目光緊盯着地上翻滾的小球。
忽的,球手一個用力,揮舞起了球杖,球被高高抛起,而後,向着對面方向猛力擊打。
“好!!!!”
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場邊的觀衆們迸發出熱烈的叫好聲。
且不說球打的好不好,單純就這一下,就能看出球手對馬匹的操控,精湛的騎術,還有手上擊球的精準度。
這實屬技術活了。
不然坐在馬背上,把球杖揮舞的跟大砍刀一樣,打不中球,都白瞎。
看台上的觀衆們興奮的歡呼着,也都目不轉睛的看着場上的比賽。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