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49章 齊活兒了

首頁
    看看腳底下的地圖就知道了,李複所說,未來都是可能發生的。

     但是,李世民可太了解自己的這個堂弟了。

     讓他入朝參政他不肯,讓他做官給權利,他不要。

     就躲在莊子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想要做的,就勤快的很。

     他不想做的,誰都勸不動。

     可是遣唐使一來,隔天他就來宮中了,說了這麼多,目的也很明顯。

     怎麼看他都是像滅了倭國。

     至于金礦銀礦什麼的,更像是一個理由....... 但是仔細想來,這麼多年,他一直都生活在泾陽縣的莊子上,跟倭國,好像也沒有什麼往來啊,甚至都沒有接觸過。

     怎麼就這麼不喜歡倭國人呢? 難不成還能是十幾年前,長安城還叫大興城的時候,跟倭國遣隋的使團有過什麼不高興的事情? 倒不是不可能,不過,那時候他才幾歲? 那時候,三伯父還活着嗎? 李世民心裡也是帶有疑惑的。

     “不喜歡他們而已,順帶着,惦記着他們的礦産。

    ”李複無所謂的攤了攤手:“買賣做大了,總是用銅錢布帛,太過于麻煩了,所以單純的也覺得,大唐的貨币體系,也要做出一些相應的改變,這不就拉上左右仆射和長孫尚書一起商量這事兒了嘛。

    ” 李複的臉上帶着人畜無害的笑容。

     但是這笑容怎麼看,都不單純。

     “長安城的胡商也是越來越多了,問了手底下的掌櫃的,西域各國,用的是這個。

    ” 李複從懷中掏出一枚銀币,交給李世民。

     “咱們大唐呢?武德年間雖然統一,但是再貨币方面,依舊沿襲了前朝,中原戰亂的時候,包括在武德年間,甚至是現在,依舊還存在以物換物的情況。

    ”李複解釋着:“别的不說,就說茶莊,如今買賣比以前更好了,僅僅是長安的茶葉鋪子,節前節後的,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進賬。

    ” “以東市的茶葉鋪子為例,去年中秋節,最便宜的散茶,都是二十四貫錢一斤。

    ” “二十四貫呐,一貫錢就是一千枚銅錢。

    ”李複說道:“二十四萬錢,那是多少?用牛車拉都要拉一車。

    ” “這方便嗎?” “但凡是大宗貨物交易,哪家不是先打條子,簽花印。

    ” “随後來往拉這些銅錢錦緞,就得用好些個牛車馬車。

    ” “銅錢,作為百姓之間,日常的花銷,是好用的,但是朝廷能否适應當前以及往後的情況,順勢來增加新的貨币體系,為大宗交易,提供相應的便利。

    ” “長安城裡的高門大戶,世家豪族,包括普通的有錢人,不管是花錢還是掙錢,都有這方面的需求。

    ” “比如說,這一枚銀币,在大唐,能換到多少銅錢,朝廷沒有法令,全靠着商賈之間自行估量。

    ”李複說道:“一兩銀子,換多少銅錢合适呢?甚至是往後,金作為比銀更高一等的貴重貨币,相互之間的兌換數目又是如何呢?”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