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43章 争議

首頁
    品的散官中散大夫。

     屬于朝廷重視裴矩,順帶着花錢養着裴矩的兒子,給面子了。

     估摸着就是當年裴寂幹的這些事兒,也是影響了自家孩子的前途。

     另外就是,可能裴宣機,也沒有特别的才華,足以讓朝廷重視起來吧。

     朝廷重要的官職,眼下都是李世民的人在把控着。

     一個裴宣機,沒有特别的能耐,為人處世沒有高明之處,朝廷也找不到理由要用他。

     裴矩用自己前半生犯下的錯誤,臨死前給李世民提了個醒。

     尤其是在李世民正好有了天可汗這個名頭的時候。

     這個警醒,來的十分及時啊。

     以後李世民每當想到西域,想到接待藩胡,就會想到裴矩的死,想到他死前提醒自己的話。

     想想吧,一個八十四歲的老頭,因為朝廷出兵打突厥,在後方供應糧草軍饷等補給,給自己累死了。

     是個皇帝心裡就得有道坎兒。

     這等老臣,忠臣,臨死之前還為了大唐,為了皇帝,狠揭自己的傷疤去勸谏,明着告訴你,你是明君,是能夠使大唐興盛起來的聖君,你千萬不要犯前朝的錯誤。

     這讓皇帝怎麼忘? 因此,裴矩去世,李世民心裡傷心,也感慨。

     從裴家回來,再到兩儀殿内商議這些事,他的心情始終都是低落的。

     估計得緩個一兩天。

     兩儀殿内的人散去,李世民起身,走到門口,望着外面偌大的天地。

     “大唐的良臣,又少了一個啊。

    ”李世民感慨:“懷仁,其實對于裴矩,我心裡的還是很複雜的。

    ” 當初在尚書省,裴矩怼封德彜的話,其實,他聽到了。

     隻是,他默不作聲。

     封德彜死了也就死了,隻是因為聽到一些話,也沒必要節外生枝了。

     “八十四了,歲數不小了。

    ”李複說道。

     在這年頭能這般高壽的,也當真是不多見。

     “是啊。

    ”李世民歎息着點頭:“都用這個理由來勸說,但是,該傷心的,還是在傷心,不在意的,還是不在意。

    ” “裴矩臨死前說的那些話,得牢牢的記住,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李世民輕聲說着:“自從登基,我心裡就憂慮,是生怕大唐好也像前朝,壞也像前朝,于是乎,我便盡心竭力的避免出現各種錯誤。

    ” “不得不說,太極宮的一場慶功宴,的确是讓我心裡高興了好一陣子,還有,西域二十九國尊我為天可汗,我心裡也是得意的。

    ” 現在冷靜下來去想,得意是該得意的,但是萬萬不能一直抱有這樣的心态。

     如同李複說的那樣,他們敬畏的,是大唐的強悍,而不是君主個人如何。

     “二哥這般年紀,有如此成就,是該得意的,人之常情。

    ”李複說道:“但是高興過後,日子該怎麼過還是要怎麼過的,與尋常并無不同。

    ” 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贊同。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