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92章 圖謀名聲

首頁
    ,沒有掃興。

     當然,就算是掃興,掃的也不是他這個皇帝的興。

     這就挺好啦。

     李世民想想都覺得心中歡喜。

     因為,實在是難得。

     “魏征,你是良臣,是直臣,你家夫人,也參與進去。

    ” “陛下,臣.........” “這是聖旨。

    ”李世民态度強硬。

     連魏征家裡的都參與進去了,這下,還有誰能說什麼? 魏征的夫人,那脾氣秉性跟魏征也是大差不差的,用李複的話來說,這一個被窩裡睡不出兩種人。

     某種程度上,魏征的夫人,跟房玄齡的夫人,堪稱“帝國雙壁”了。

     牆壁的壁。

     能把皇帝的旨意擋在家門外的牆壁。

     “是。

    ”魏征拱手應聲。

     罷了,也是件好事,而且是皇後牽頭,這事兒能做。

     皇後娘娘跟陛下可是不一樣的。

     朝堂上商議過,退朝之後,群臣心裡也有了譜兒。

     這事兒,回去得好好想想,讓自家的夫人,也能湊進去。

     各自心裡都明白,這可是博取名聲的好機會。

     家中女眷在皇後娘娘面前挂名,在百姓面前留善名,最終這份名聲,都會落到自己身上去。

     在朝堂上反對,不是為了利,而是為了名。

     名聲都讓泾陽王給得去了,那麼他們這些在朝堂上兢兢業業的官員算什麼? 百姓間有了什麼,朝廷官員做的事情,名聲不揚。

     但是泾陽王大張旗鼓的砸錢做慈善,那名聲可是浩浩蕩蕩的就宣揚出去了。

     相比之前,他們就不算什麼了。

     這可不行。

     你可以斂财,甚至可以貪,哪怕是打着做善事的名頭搞拍賣會,事後拍賣會的錢都裝在兜裡,都行。

     但是你要做好人,要跟朝中官員搶名聲,搶功績,那是不是就有點過分了? 合着好人都讓你給做了,朝堂上的衮衮諸公就全都是無能之輩。

     旱災的事情也是如此。

     這麼多人,最終讨論出來的解決辦法就隻有發放乞食官文,讓關中百姓出關。

     你一回來,停了官文,開始開國庫糧倉,開始南糧北運了......... 你怎麼就這麼有能耐呢? 實際上李複所做的事情,并非朝中官員沒有想到。

     連李承乾都知道可以利用運河,将南方多出的糧食運送到關内來。

     但是他們不提。

     因為他們知道,眼下做不到,不好做,甚至是,來不及。

     像李複這樣做,直接開國庫,當中出個萬一。

     誰來扛着責任?最終萬一出個意外,誰來承擔這個後果? 沒有人願意去擔這樣一個風險。

     而李複敢擔風險,他也有擔風險的底氣。

     如果真要是失敗了,無非就是家底散幹淨了。

     哪怕是南方糧食因此而漲價,他的家底,也足夠将國庫的糧食補回來。

     當然,僅限糧食。

     一個月補不齊,那就兩個月,如果錢不夠,麾下的産業繼續掙。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闆都得姓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