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思索一番,緩緩開口:“臣妾看來,這件事,與朝廷大事也無異了,一定要着重處理好才行,畢竟,能夠平衡好皇家與世家,此事二郎不适合出面,唯有妾身。
”
“内廷的事情,都是皇家的家事,家事與國事相比,孰輕孰重,一眼便能看出來。
”
李世民擡頭看向自己的妻子。
“你是打算兩頭都顧着?”
“這,你的身體……”
長孫皇後笑了笑。
“都調養一年了,這一年來,宮中也沒有忙到讓妾身感到勞累不堪的程度,況且,這後宮之中,也不隻有我這個皇後,還有其他妃子呢。
”
“皇後之下,還有四妃,這一年來,妹妹們也幫我做了不少事情,這才使得我輕松許多。
”
“内廷之中,皇後坐鎮,四妃理事情,我相信,和往常不會有什麼區别的,我相信妹妹們,二郎也要相信她們才是。
”長孫皇後面帶笑容的說道。
内廷之中,不逢年不過節的,實際上沒有多大的事情需要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各宮能自行處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往年自有先例在,多都按照往年的章程來辦事。
至于宮中争鬥,争風吃醋,争寵?
這幾年朝廷的諸多事情已經足夠讓李世民頭疼的了,後宮的這些糟爛事,他根本不上心,也不時常到各宮中去,晚上處理完朝政就奔着立政殿來了。
在立政殿,兩口子還要商議正經事呢,宮中事,甚至是朝廷事,雖說長孫皇後一直說後宮不得幹政,可是李世民離不開她給的建議和安慰。
朝臣們讓李世民不舒服了,心裡不得勁了,李世民一定會來找長孫皇後求安慰。
魏征就是個例子。
當初因為孫伏伽的事情,再加上一個魏征,貞觀朝的朝臣,有話他是真敢往外說。
朝臣說的不好聽了,皇帝就要受氣。
受氣還不能在朝臣面前發洩。
皇帝不委屈嗎?
委屈能跟誰說?
就隻能跟自己的結發妻子絮叨絮叨了。
長孫皇後在大唐的地位,在李世民心裡的地位,是誰都取代不了的。
哪怕是鬧到李淵面前,李淵罵兒子都不會罵這個兒媳婦。
後宮裡的女人們瘋了才會去跟長孫皇後争風吃醋,去暗戳戳的跟長孫皇後去宮鬥。
當年要是長孫皇後不點頭,小楊妃都進不了宮中。
“所以我打算,将内廷的事務,分一部分出去,讓各宮中的妹妹也都參與進來。
”長孫皇後說道:“其餘的,便是各宮依舊管好自己宮中的事情,如此一來,後宮安穩,妾身也能分出心思來,處理慈善會的事情,并且,慈善會也就隻有在成立之初,一切都才剛剛開始的時候事情會很多,往後,凡事有了章程,不發生大事的情況下,事情也不會太多的。
”
“與朝廷的事情也是一樣,大事小事,曾經發生過的,處理過的,總會有個章程,沒有特殊情況之下,大家都是照章辦事,有了特殊的,不一樣的情況,才會重新拿出來鄭重的商議,在原本的章程上面,改動一番,以适應當下